崔鶯和陸曼封當然在了解事情經過之後,不但看了老郭出示的各大醫院病曆和車票,還通過自己群內的關係,找人簡單核實了幾個點,證明浩浩在“病情惡化”前確實去過那些醫院。
其中有兩家醫院的專家至今對浩浩這一罕見病例還保持著關心,隻不過病人去過兩次之後就沒有再去就醫。
通過從陸曼封小姨夫家以及周邊鄰居那裏的閑聊式暗訪,也確實核實了一些關鍵信息。
很多鄰居都抱怨有一段時間,浩浩每天的嚎叫頻率越來越高,聲音也越來越嚇人。
晚上睡覺都瘮得慌。
陸曼封都笑著對崔鶯開玩笑說,他們這個文字自媒體的編輯和記者,簡直可以去當刑偵警探。
玩笑歸玩笑,這次從老郭家裏得來的新聞還是很有價值的,至少絕對能吸引讀者眼球,簡直是真實版的恐怖故事。
不過自媒體編輯部的人卻不太高興得起來。
原因嘛,就是這個新聞故事,實在太真實了!
除了沒有親眼看到“大師驅邪”過程,其他的基本都是有根有據,老郭不但沒誇張,甚至反而出於一些扭捏心態將其中的部分內容減輕了程度。
比如浩浩在驅邪前夕那幾夜的嚎叫,他媽媽僅僅形容為叫得很大聲且聲音尖銳。
但周邊的鄰居基本都是一個反應。
有些令人害怕!有些不敢睡!
若說周邊鄰居普遍膽子不大的話,大家是不信的。
這種過於真實的恐怖氛圍,帶給大家的感覺就是,自己的周圍或許就潛藏著未知的恐怖。
就像是當年第一次看《大白鯊》觀眾,雖然表麵上看不出什麼,可上映後讓全美海灘在短時間內居然沒什麼遊客敢去就很說明問題了。
帶著這種情緒,新聞故事的內容也越發融入了氛圍。
。。。
“大頭,嚶嚶怪又更新新版塊了,好像是靈異方麵的。”
某大學宿舍,正在玩手機的男生對著一個吃著泡麵的舍友喊著。
“嚶嚶怪”,是《鶯之所向》粉絲讀者對其的昵稱,基本也是主編崔鶯的代稱。
這個文字自媒體的更新頻率不高,但文章質量都挺高,所以忠實粉絲很多都是等著更新的。
一般發布在微信訂閱和微博下麵。
靈異是《鶯之所向》從開辦1年以來從未涉及過的一塊,一眾粉絲不知道以真實感著稱的“嚶嚶怪”會怎麼寫這種,或者幹脆就是娛樂故事吧?
同時看到這個《異聞詭談》新版塊的讀者都產生了興趣,手頭沒事的直接就點進去閱讀。
大頭一手提著泡麵勺子,一手點著手機,輕輕從第一行開始閱讀。
‘看內容,好像是記錄敘事類型?放靈異故事倒是新鮮。’
。。。
《異聞詭談》第一期——《變臉》
“臘月二十三,小年。
我帶著兒子去看望他外婆,冬冬(化名)期末考試得了全班前五,急著去舅舅家炫耀。
經過荒廢打穀場的老房子處時,冬冬告訴我,裏頭有人。
老房子門窗都是破的,我告訴兒子,那估計是哪家孩子在裏頭玩吧。
午飯後,兒子拿了他舅舅給他的一盒鞭炮,獨自出門去找小夥伴玩耍。
臘月二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