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這回二舅父怎會出了這樣大的紕漏!
父皇本就冷待了他,好不容易不計較了,這樣一來,豈非又要遷怒與他?
唉,可惜了!
若是胡人南下之時,父皇並未逃出,那他現在還怕什麼?
穆元辰的神色變幻不定,最後定格在了惋惜上。
何皇後哪知道兒子心中的想法?
她仍舊陷在羞憤、慌亂的情緒中無法自拔,正不知如何是好時,就聽外頭傳來通報聲,何老將軍來了。
何皇後便如抓到了救命稻草一般,立時起了精神,拉著穆元辰便向外走。
穆元辰叫她拉得趔趄了一下,麵色便有些不好。
不過,聽到是自家外祖父來了,他也顧不得別的,忙快步跟了上去。
何老將軍來經山時,並不知那叔孫謁率領的百保軍是從何仲方鎮守的防線上衝進來的,隻是,等到胡人被殺得差不多了之後,他才有些預感。
畢竟,按照胡人烈馬的腳程,他推斷的入侵路線,正是橫穿南陽一道,所以,他才會當機立斷,對皇帝示弱,一來為了皇後與太子,二來,也是因為心中這隱憂。
沒想到,好的不靈壞的靈,他的直覺太準了。
其實,早在皇帝得到信息之前,何老將軍便從胡人俘虜的口中問出了他們的行軍路線,果然與他推測的一致。
隻是,事涉何家軍,他並未立時上報,隻叫人快馬加鞭回南陽去問究竟,恰在今日,那人回來了,於是,何老將軍知道了更多的細節。
原來,仲方知他南下,不會在營中監管,便肆無忌憚,無視軍規,飲酒聚賭,這才釀成大禍。
可仲方雖莽,並非三歲小兒,此前也不曾這般出格,這般行徑,委實叫何老將軍費解。
於是何老將軍得了消息便苦思冥想,又通過手下之人反饋的消息,聯係仲方這些日子的言行舉止,終於叫他想明白了。
去歲收複汝陰,仲方是立下了大功的,若無仲方衝殺在前,何家軍未必能勝,這本該為仲方記一大功,可因為仲方嗜殺,殺到興起,竟敵我不分,甚至還害了不少百姓性命……皇帝因此說了一句功過相抵,不予治罪,但也並未封賞。
所以,仲方眼睜睜看著伯淵升了車騎將軍,還持節都督合州軍事,自己也封了大將軍,他心中不忿,雖被自己強壓下去,卻一直鬱結於心,這才叫人一慫恿,便開始恣意妄為。
可惜那個慫恿了仲方之人,已被仲方所殺。
想要知道其中有沒有北盛間者的滲透,尚要繼續調查。
何老將軍踏進慈齋之時,滿臉愁苦,腦子裏想的,都是這件事。
何家之威,俱在仲方,倘若陛下執意問罪,該當如何?
這次,又能妥協什麼呢?
可是,這回二舅父怎會出了這樣大的紕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