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章,我們主要談進入職場以後的自我管理問題。
職場的自我管理,主要有四大方麵,第一是角色管理,第二是時間管理,第三是任務管理,第四是關係管理。
這四大方麵,如果不能進行很好的管理,若想獲得職場成功,幾乎是不可能的。
從某種意義上說,這四大管理的某些方麵,我們在前麵的章節中,已經談到,比如說角色管理,上一節我們談到職場要講程序正義,特別強調職場中的任何一個人做任何一件事,都必須嚴格遵守規定程序。有些人為什麼會不遵守程序甚至完全沒有程序這個概念?沒有明白自己的角色,在角色管理上麵,出了差錯。
再比如時間管理和任務管理,我們談到人生規劃以及其他章節的時候,已經涉及時間管理和任務管理。我們說,一個有誌向的人,首先,要確立自己的人生目標,其次,要有短期計劃,第三,要有每天的工作安排。這就涉及時間管理和任務管理。再如我們談到一輩子隻幹一件事,把職業做成事業等,也都涉及這類話題。
而關係管理,我們更是專門用兩個章節介紹過。
即使如此,我仍然認為,有些東西,很難一下子講透,尤其從自我管理這個角度,沒有談過。許多道理,換一個角度觀察,換一種視點思考,得到的認識,可能更加全麵,更加深入,也更加明晰。
人生成功與否,自我管理是一個大問題。
網上流行一個貼子,開頭幾句說:“二十歲沒錢,那很正常;三十歲沒錢,可能是沒有好的家境,需要更大的努力;四十歲沒錢,隻能自己找原因。”
據說,這是李嘉誠的觀點,不知是否真實。
四十歲沒錢,是什麼原因?原因有很多,但總結到根子上,恐怕是自我管理沒有搞好。角色管理沒有搞好,沒有想明白自己這一輩子要做什麼樣的人並且腳踏實地努力去做,時間管理沒有搞好,人生很長,同時,人生很短。如果將你的時間管理搞好了,你將會發現,人一輩子真的能做很多事。相反,如果時間管理沒有搞好,最終發現,人生一輩子,最容易做的事,隻有一件,那就是混。此外,也可能是任務管理沒有做好,或者關係管理沒有做好。
仔細想一想,一個人之所以沒有成功,確實是這四種管理之一沒有做好,或者這四種管理,全部沒有做好。
如果要將自我管理談深談透,那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至少,它可能是厚厚的一本書的容量。
在這裏,我不可能談得更多更細,我也不想談一些極其具體的方法和做法。比如說,時間管理上麵,你每天起床後做個人衛生,要多長時間,在辦公室裏掛上閑談不過五分鍾之類的警示語,並且嚴格執行等等。這全都是具體做法,我不談。
同時,四大管理的相關細節,不需要我過多說明,一是前麵有很多文字已經提到,二是即使沒有提,大家沿著這個思路,深入仔細地思考,也一定能夠得到很多認識。
既然是一件人人都很容易做到的事,我就把這件事留給讀者自己。你如果有興趣,可以通過角色管理、時間管理、任務管理和關係管理四大方麵,對本章進行補充。
我仍然堅持我的做法,隻談怎麼想。
也就是說,在我將在本章談到的,是你應該怎樣認識角色管理、時間管理、任務管理和關係管理的重要性,隻有在充分認識之後,你才知道自己應該怎麼做。具體實施,恐怕是因人而異的,我告訴你的方法,說不定遠沒有你自己想出的方法更適合你的情況。
第一節 人生的抽屜管理原則
前麵,我們談過,一輩子若想成功,在早期規劃自己的時候,必須堅持走好三步。第一步,有一個明確的人生目標,第二步,要有實現這個目標的短期計劃,第三步,必須明確實現你的短期計劃時,每天必須完成的任務。
很多人不是不明白這一點,可就算明白了,他也做不好。如果認真總結,原因可能有很多,其中,恐怕有一個極其關鍵的原因,他的自我管理工作沒有做好。
怎麼做好自我管理?你得學會一個抽屜管理原則。
第一,工作和生活的抽屜管理原則。
你需要對自己的人生設定一些抽屜,比如工作是一個抽屜,這個抽屜裏,不應該放進別的東西。也就是說,你投入工作的時候,不要受這個抽屜以外的事務打擾。別人打電話找你閑談,你說幾句就找個借口掛掉。人家打電話找你沒錯,你如果在他這個電話上浪費了很多時間,是你的錯。你沒有管理好自己的抽屜。
所謂抽屜管理原則,也就是輕重主次管理原則。
你不能將所有的工作視為同等分量,你必須對其進行分類管理。
假若你今天有一百件工作,你怎麼辦?怎麼處理?先做哪件後做哪件?你必須有一個原則。
通常情況下,人們有兩個原則,一個是時間優先原則,也就是哪件工作先送到我這裏來,我先完成哪件。也有些采取排序原則,這麼多工作擺在我麵前,哪一件排在前麵,我就做哪一件。還有人采取的可能是輕重原則,哪件事輕一些,容易做一些,我先做哪件。當然,也可能有人反之而行,采取重輕原則,先做重的那件。還有諸如難易原則,親疏原則等等。
各人處理工作的方法都不同,那麼,有沒有更好的標準?
應該有。
這個原則,應該是三部分。首先,你要判斷急緩。哪些事是急事,必須立即處理,那麼,這些事,你就需要優先處理。第二是輕重原則,哪些事更重要一些,你要優先處理,哪些事可能不那麼重要,放在後麵處理,也不是問題。第三,大小原則。哪些是大事,不能有絲毫差錯的事,哪些是小事。
有了這三大原則,你自然也可以分得更細,比如既大又重又急的事,肯定就是要立即著手處理的事。讓所其他事情,都得為這件事讓路。既大又急的事,你可以排在第二,既重又急的事,你可以排在第三。依此類推,你便能夠對一天的工作任務,有一個良好的排序。
到了下班時間,就算有某些工作無法完成,不得不拖到第二天,那麼,這些拖下來的工作,相對而言,也是不那麼急,不那麼大,不那麼重的事。
有關這些,我們在前麵的談職場認知時,已經談過。此處再從自我管理方麵提一提,一是加深印象,二是說明角色管理的重要。
人不能永遠工作,人還需要生活,還需要休息。
你生活,你休假,也一樣要有抽屜管理原則。
你回到家裏,卻帶一大堆工作回家去做。這樣不好。你把大量的工作帶回家做,此時,你的人生角色是什麼?是公司員工,是部門負責人,是老板。可你忘了最重要的一點,回到家,這些角色早已經離你遠去,你最應該做好的角色,是丈夫,是妻子,是父親,是母親。你如果沒有做好這些生活角色,你的家人會抱怨,會吵架,會影響你的情緒,然後影響你的工作,影響你的業績。
說到這裏,我需要提前把後麵的內容涉及一點。後麵,談時間管理的時候,我將談到,一個人成就的大小取決於八小時之外的努力。這個道理十分明確,你必須全力以赴,將生命的所有時間投入工作,投入你的職業或者事業,才能獲得成功。
顯然,成就的大小取決於八小時之外的努力,不能把職場角色帶回家,是兩個完全衝突的觀點,衝突得不可調和。強調生活中的抽屜管理,符合角色管理原則,但不符合時間管理中的八小時之外工作原則。很矛盾。換句話說,正因為工作和生活的矛盾,正因為職場角色和生活角色的矛盾,才更需要你在生活中有抽屜管理原則。
另一方麵,我認為並不矛盾。生活同樣需要進行抽屜管理,否則,你的生活肯定會亂成一團糟。有關這一點,我們在角色錯位那一節中,也談過。也就是說,生活必須進行抽屜管理,否則,就一定會發生角色錯位的悲劇。
至於怎樣對你自己的生活進行抽屜管理,因為偏離了本書談職場的範圍,故略過,大家自己去體會琢磨。
第二,交朋友需要抽屜管理原則
交朋友是一件好事。社會是一個關係社會,有關係,你辦事就順利。所以,交朋友會給你帶來很大益處,正所謂多個朋友多條路。
但是,多個朋友多條路,並非多認識一個人,就多條路。相反,你可能多認識一個人,還少了一條路,甚至多了一條絕路。
正因為有多個朋友多條路這樣的話,又因為一些古代的文藝作品過分強調江湖義氣,廣交三教九流的朋友獲得怎樣的人生實利,給社會造成了一個極為普遍的錯誤認識,認為隻要是朋友,什麼樣的人都可以交。或者說,什麼人,都可以平等地交。
可是,你或許從來沒有仔細想過,與交朋友有關的成語俗語,除了上麵提到的,還有諸如酒肉朋友,忘年交之類。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這裏涉及一個對朋友的準確理解問題。
我查了一下百度百科,上麵對朋友的解釋是:“朋友,是人際關係中甚為重要的交際對象,有的人與朋友交際有始無終、半途而廢;有的甚至反目成仇、相互暗算、攻訐。”
顯然,這上麵強調的是人際關係中的交際對象。同時又強調,朋友可能有始無終,半途而廢,甚至可能反目成仇,相互暗算。為什麼?這是因為人際關係太複雜,所有的人際交往,都因為利益關連,這種關連一旦出現衝突,就必須有某種犧牲。
可見,朋友是要分門別類,劃分等級的。
這個分門別類劃分等級,就是我說的抽屜管理原則。
交朋友,其實也有一個二八原則。處於八的人,他們交朋友是沒有底線沒有原則的,隨便亂交,隻要認識,就成了朋友,見了一兩次麵,喝了一兩瓶酒,就到處跟人說,誰誰誰是我的朋友,我們有怎樣怎樣的交情。
我經常接到一些人的電話,說,我和你的朋友在一起喝酒。我問,誰?對方說一個名字,我卻聞所未聞。有一次更搞笑,對方也是打了這麼一個電話過來,提到的那個名字,恰好和我一個朋友名字相同,一字不差。我以為是我認識的那個朋友,就說,是啊是啊,我們是好朋友。可後來越說越不對,對方的情況,和我的那個朋友完全對不上。
對於交朋友,我以前可能也沒什麼概念,但最近幾年,我漸漸覺得,有些人交朋友是極其講究的,越是成功的人,交朋友越謹慎,並非什麼人都交。而且,越是高層的人,朋友圈子越小。
為什麼?原因很簡單,他們交友有原則,而普通人沒有這個原則。
什麼原則?抽屜原則。在他們的心目中,有很多抽屜,其中有些抽屜,是專門用來放熟人朋友的。在他們的抽屜的頂格,有一層,放的是真正的朋友,然後再下一格,可能是來往比較多,彼此有些利益來往的。也算是朋友,但進不了核心圈,再往下,一格一格的,每一格,都有些不同的人。
他不僅將不同的朋友放在不同的抽屜中,這些朋友相互間的來往,他也要實行抽屜原則。簡單地說吧,他如果約人吃飯,約的人在哪一級抽屜,他心中有一盞明燈,絕對不會搞錯。既然如此,他約在什麼樣規格的餐館,自然也就有了講究。
一般人沒有這樣的原則,朋友是胡亂交的。比如說,你約某個人去吃飯,人家一看,好普通的餐館。並非人家的身份地位高,就不能去普通餐館,而在於你的名字,在不在人家去普通餐館的那個抽屜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