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采訪沐曦之前,記者就做過功課,自然知曉這一款香水的影響力。
不過,饒是如此,她還是按照沐曦的話,非常認真地觀察了香水瓶子上的標簽。
很快,她發現一點不一樣,不由得眯起眼睛,看著瓶子底部的數字標簽,疑惑道:“這裏的標簽是——”
“瓶子底部的數字,代表此款香水試驗的次數。”沐曦道:“例如你手中這一瓶,就調配試驗了二百五十七次,才成功調配出你手中這款香水的味道。這並非我們調配次數最多的一款,但卻是最受歡迎的一款。”
“三百多次?!”這次記者真的驚訝到了,瞪大眼睛,“這麼多次調配,你們如何知曉這一次調配出的味道,就是你們想要的味道呢?萬一始終調配不出想要的味道,難道要一直試驗下去?”
沐曦微笑點頭。
記者眼睛瞪得圓圓的,始終沒能從驚訝的情緒中抽離出來,一直握著那一小瓶香水對著鏡頭感歎。
趁著這個空檔,沐曦招手將門口的產品經理叫了過來。
“這款香水是我們初入香氛產品的第一次嚐試,他全城參與,你如果還有想問的,可以去問他。”沐曦介紹道。
記者忙不迭和他握手,問了好幾個和香水有關的問題。
經理很是耐心,即便有鏡頭,也一直專注對著記者說話,耗費不短時間,才將記者的問題一一回答完畢。
等記者回過神來,才發現采訪時間早已超時。
她又是懊悔又是歉疚,“沐總,對不起,我剛剛——”
“沒關係,我知道你一定還有問題想要問我。”沐曦指指不遠處的休息區,“我們去那邊吧。現在你對香水有了一定的了解,等會兒接著采訪,一定會冒出更多的問題。”
記者暗舒口氣,笑了笑。
事實證明,沐曦說得沒錯。
因為了解到更多相關知識,采訪起沐曦來,記者多了不少其他的角度的問題。
沐曦問心無愧,回答得分外坦然。
直至最後,記者才提到網上流傳的那些照片。
雖說和沐曦隻是短時間的接觸,但在這短短的時間內,她對沐曦的看法已完全改變,提問起來不免摻雜了些許私人情感:“據傳言,你在交流會的提問區對當地記者大放厥詞,說了許多不堪入耳的話,這是真的嗎?其中是否有誤會?”
相較其他問題,沐曦這次思考的時間格外長。
最後,她抿了抿唇,反問道:“如果,率先無禮的是他們,我這樣回答,還會被人詬病嗎?”
記者一愣:“你的意思是——”
“雖然我目前尚未拿到完整視頻,但我可以保證,我從頭到尾隻是反擊,並未主動挑釁。他們質疑我的資格,甚至大吼讓我主動退出,我自己爭取來的機會,為什麼要放棄?秉持著這樣的想法,我毫不客氣地回擊了他們。”說到這兒,沐曦聳聳肩,露出無奈一笑:“沒想到,我自以為還算客氣的回擊,最後會被人斷章取義,成了我大放厥詞的證據。”
在采訪沐曦之前,記者就做過功課,自然知曉這一款香水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