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外篇 啟程(1 / 3)

......

......

寂靜的宇宙中,一艘宇宙飛船迅速飛馳,身後留下一道久久才熄滅的光亮。

飛船中一個男子悠閑的躺在座椅上,緩緩道:“翠花!還要多久能開啟蟲洞!”

伴著這個聲音,飛船內亮起一道藍色的光亮,光亮中,一個麵容秀氣的女子帶著悅耳的聲音回道:“距離下次蟲洞開啟,需要三十分鍾!”

這男人聞言,嘴角露出了一個滿意的笑容,緩緩睜開眼睛,坐直了身子,透著屏幕上看著一團明亮的類星體。

他叫湛軒,來自銀河係。公元2550年,他參與基因編輯計劃獲得了強壯的身體和異於常人的智慧,而被選為致力於探尋宇宙中其他文明的尋神計劃中的一員。

他們漫無目的的在宇宙中漂泊,不知道何時,他發現了這團異常明亮的類星體,於是他開著屬於他的飛船《翠花號》,一路飛馳而來。

至於為什麼執意來這裏,他是想看看這團類星體中的核心是不是白洞!

從小熱愛天文,對神秘的宇宙充滿了好奇,他看過關於平行宇宙論的書,能量守恒定律告訴他,這是閑扯,不過他也一直在糾結量子力學中量子的不確定性和單電子雙縫幹涉實驗。思來想去,他還是不能接受平行宇宙,與其這麼說,還不如每個物體都存在一種反物質呢。

這麼一想,他覺得這倒是比平行宇宙靠譜多了,既然力都有反作用力,為什麼物質不能存在反物質呢?可反物質與物質不可能同時存在,否則不就融合、爆炸、消失了嗎?

於是他腦海中想起了另一種物質,暗物質和暗能量。

有沒有可能量子在某種情況下產生了反物質,所以看起來像是被另一個平行宇宙融合了?

是否所有的物體都是由誇克和暗物質組成的呢?因為誇克都已經小到無法觀察到,那如暗物質呢?看不到也很正常。然後誇克又融合一些暗物質組成了微粒、分子、原子、粒子。

因為誇克是不會消失的,而暗物質則會消失或者轉化成誇克,所以當一個物體中隻剩下誇克之後,他就會融入其他物質,或者被其他的物質吞噬。

可是反物質與物質相融合就會消失,而這反物質有沒有可能在和物質融合前,又被暗物質融合,轉化成暗物質呢?

又是什麼控製著暗物質讓它在和反物質之間轉換呢?周圍的力場?磁場?又或者是原子核之間的變動速度?都有可能。

當分子內核發生變化,誇克被從分子中分離或者序列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暗物質就發生變化,產生與之相反的反物質,這兩種物質會融合就會爆炸,而如果這種爆炸不夠強烈,就可能變成一種能量的釋放。它速度也會隨著這種物質的強弱產生不同的作用力並釋放不同的能量。這樣一來倒是能解釋的通燃點和沸點,因為他們本身的物質並不強,和產生的反物質不能產生強烈的反應。

若是將這個試用到宇宙中,似乎也能說得通。

就拿一個恒星的一生來說吧,一個恒星是分子雲凝聚而成,然後經過不斷的核聚變,變成紅巨星再變成白矮星和黑洞。

恒星從分子雲開始凝聚這個過程也融合了宇宙中的暗物質和暗能量,所謂的核聚變不過是核物質發生變化,由暗物質產生了反物質,反物質和物質融合發生了劇烈的能量釋放,產生了能量和力。

隨著恒星不斷的質變,暗物質不斷的轉變成反物質,漸漸消失、恒星體內再也無法生產反物質,所知隻剩下無法消除的誇克,而這些高密度的誇克就形成了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