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戲誌才(1 / 2)

第三十七章戲誌才

管亥雖然智商令人著急,但見到張盛這個熟人,也就沒了必死之心,好死不如賴活著,這麼死了也是不甘心。

在張盛的一番勸慰之後,便答應投靠官軍,在張盛身邊做一個親衛統領,不過管亥這個名字不能用了,張盛給他重新取了一個名字,叫管石,字於亥。(從此管亥就用管石代替了。)

張盛突然想起,昨夜自己差點被管石用計謀騙了,要不是閻圃看穿,可能都敗於管石之手,難道自己智商連管石都不如?

張盛有點鬱悶的問了身旁的管石,管石才一拍腦袋答道:“你看我這記性,主公莫怪,此計非我所想,乃是路途上劫獲的一書生所出,當時我覺得不錯就采納了,但還是被主公看破,反而被主公打敗!”

“書生?可知其名諱?”張盛問道。

管石低頭想了想:“好像叫什麼戲忠來著。”

戲忠?沒聽說過,張盛便不在多問,三國名人如此多,一個無名之輩的書生差點便將自己騙的一敗塗地,看來還得小心謹慎。

這時管石又開口道:“對,就叫戲忠,字誌才。”

戲誌才?張盛一個激靈,這可是個大才!連忙下令讓管石去俘虜裏麵尋找此人,看看有沒有希望能找到,隻希望不要死在了那夜的奇襲之中。

不過如果真是曆史上的戲誌才,應該不會那麼輕易的死掉吧,而且計謀還被閻圃看破,應該是假的。

張盛對能找到此人不抱有太大希望,但當管石領著一中年書生來到麵前時卻忍不住激動了起來。

戲誌才,雖然三國演義裏麵沒有記載,但三國誌《荀彧傳》中記載戲誌才由荀彧推薦出山輔助曹操,成為魏國曹操的謀士,曹操非常器重他。

三國誌《郭嘉傳》中記載,戲誌才死後,曹操就寫信給荀彧說:自從戲誌才去世以後,就沒有一個人能和我共商國之大計,汝川、潁川乃多出能人異士之地,在你看來有誰能繼承戲誌才,後來荀彧便介紹郭嘉給曹操。

曹操的兒子曹丕稱帝後,說了這樣一句話:“朕非戲誌才,不帝也!”這八個字道破戲誌才的真才識學,戲誌才輔佐曹操時,曹丕不但年紀小,而且還是旁觀者,他竟然都給戲誌才這麼高的評價,可見才情之高。

在後世,還有人提出了“戲誌才不死,郭嘉不出”的言論,不過這些都隻是旁人在說戲誌才有能力,是頂級謀士。

張盛反而覺得戲誌才是一個最瘋狂的三國軍師,在曹操早期,謀主為戲誌才時,曹操勢力主要進行了三場大的戰役。

第一袁術追擊戰,即曹操平定兗州後,袁術來鬧場,曹操率軍打得袁術毫無抵抗能力,一路把袁術打到九江去才退兵,而退兵則是為了打支持偽帝的陶謙。

第二徐州之戰,即曹操討伐陶謙,一路屠城狂殺,讓整個徐州膽顫心驚。

第三就是兗州平呂布之戰,在呂布奪取濮陽後,曹操率軍從徐州回來,打敗呂布後一路追殺一邊收複城池,打法跟袁術追擊戰的高度相似,就差沒有給呂布灌水了。

縱觀曹操的人生,這樣對敵人一次性窮追猛打到他們完全不能反抗的打法,可謂空前絕後。這個戰術本身必須背負相當大的風險,但曹操多半會在顧全大局的情況下,在取得一兩次勝之後就撤退。卻在戲誌才為謀主時三年內用了三次。所以說,戲誌才不但凶狠,而且十分瘋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