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曹操這檄文一出,四方雲動,董卓得知後大怒,低聲咆哮到:“好一個曹孟德,我待他如親信,卻要刺殺於我,現在又發檄文召集各方諸侯討伐於我,不當人子,簡直該死!”
“主公勿惱!”李儒出列開口道:“十八路諸侯雖然來勢洶洶,但並非牢不可破,可使人分而化之;況且我們手中有精兵二十萬,有呂布、華雄、徐榮等絕世猛將,又有汜水、虎牢等雄關,諸侯想要攻入洛陽定是難如登天!”
聽了李儒的話,董卓心中稍稍安定,調雍、涼兩州精兵到洛陽,派華雄率軍三萬駐守汜水關,又派遣徐榮領五萬大軍去了虎牢關;再派遣張濟、張繡二人領兵兩萬,鎮守孟津渡口,自己則親率十萬大軍坐鎮洛陽。
又不斷派出各種說客,到關東各諸侯處說項,準備以各種方法分化各諸侯,不過暫時未見成效,戰爭的陰雲已開始密布。
等到張盛率軍到達酸棗之時,各路諸侯都已到齊,而自己因為要繞道的原因竟成了最後一個到的。
“張中郎好大的威風,各路諸侯已集結,唯有你姍姍來遲,莫不是臨陣膽怯呼?”北海太守孔融不滿道。
張盛根本不鳥這孔融,雖說此人乃聖人孔子的後代,但徒有其名,收留逃犯朋友卻害得自己哥哥為其頂罪,又說出“親爹有什麼值得我們去孝敬的,當時生孩子隻不過是為了解決自己的生理需求罷了;生自己的母親更別說了,隻不過像是一件容器而已,裝的東西到日子出來了,那個容器也就沒有用了。”這樣的混蛋話語。
所以張盛對孔融極其反感,根本看不看他一眼,一旁的曹操見孔融還欲說話,趕緊上前拱手道:“子宸你終於來了,真是讓我好等啊!”
張盛自然是連忙還禮,說道:“孟德兄莫怪,盛從宛城繞路而來,所以來遲,此乃盛之過,當自罰三杯,向諸位賠罪!”
“子宸忠心漢室,千裏迢迢從漢中趕來,何罪之有?不過自罰三杯倒是不能少!”袁紹聽聞張盛到了,從帳中出來大笑道:“子宸快進,酒已經準備好了!”
三人許久不見,自是進賬推杯換盞,一旁的孔融甚是不滿,自顧喝著悶酒,河內郡太守王匡突然舉杯說道:“諸君今日共襄盛舉,皆為社稷而來,理應同心同德,匡扶乾坤為盼。”
眾人皆然應是。
王匡接著說道:“有道是蛇無頭不行,鳥無翼不颺,此番會盟與此,剪除邪逆,當有盟主,眾聽號令,鼓而進之。不知諸君可有人選?”
聽聞此言的袁紹放下酒杯,悄悄給坐在左側的張邈一個眼色,張邈會意,拱手說道:“祁鄉侯袁紹威容豪俠,姿貌英雄,深籌高議,寬厚得眾,海內播名,忠義奮發,可為盟主!”
“盟主之位,乃重中之重,需帷幄調度,派錢糧兵士,非位高權重者不可,無雄厚人望者不能,故吾薦後將軍袁術任之!”山陽太守袁遺說道。
眾人一時之間均沉默了,袁紹、袁術皆出身袁家,不過袁術乃嫡子,深受袁家親屬喜愛;袁紹雖為庶子,但名望甚高,有俠名,得眾人信賴。這裏裏外外都是袁家的人,眾人不敢隨意表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