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得了董卓命令,郭汜、李傕等人便去召集兵將,將洛陽眾多富民抄家滅族,又連夜將洛陽附近的先帝、後妃陵墓中陪葬的金銀財寶等物全部搜刮一番。
整座洛陽城都處於恐懼之中,喊殺聲、慘叫聲、無助的哭聲起伏不斷。
直至清晨,得李儒軍令的西涼軍準備好柴草、桐油等易燃之物,將其布滿整個洛陽城。
午時之後,董卓親自率軍帶著天子,押著一大批公卿大臣的車駕、推著昨夜搜刮而來的財物離開了洛陽城。
得到消息的虎牢關守將當即棄關而逃,等聯軍再次進攻之時才發現守將已離開多時。
因袁家仇恨的緣故,剛奪下虎牢關的袁紹便馬不停蹄地攻向了洛陽,一為袁氏報仇雪恨,二為完成這次勤王大業!
望著關東聯軍先頭部隊進入洛陽,李儒雙目放光,該到還債的時候了,低聲跟身邊的親衛說了幾句便消失在陰影之中。
洛陽火起,整座城市都在燃燒,搶先進入洛陽的聯軍慘叫聲、哭喊聲數裏之外都能聽到。
“狗賊董卓!”袁紹望著陷入火海的先頭部隊肝膽欲裂,心知中計,急令其他部署速速救火。
十幾萬士卒一起努力終於控製了部分的火勢,但是整個洛陽也被燒了大半,整個城市多處都被燒成廢墟,煙氣繚繞。
卻說眾諸侯分屯洛陽,孫堅於宮中救火,從井中撈出一具女屍,宮樣裝束,項下帶一錦囊。取開看時,內有朱紅小匣,用金鎖鎖著。啟視之,乃一玉璽:方圓四寸,上鐫五龍交紐;傍缺一角,以黃金鑲之;上有篆文八字雲:“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孫堅大驚,整個人都興奮了起來。
程普見孫堅手中玉璽,也是興奮道:“此傳國璽也。此玉是昔日卞和於荊山之下,見鳳凰棲於石上,載而進之楚文王。解之,果得玉。秦二十六年,令良工琢為璽,李斯篆此八字於其上。二十八年,始皇巡狩至洞庭湖。風浪大作,舟將覆,急投玉璽於湖而止。至三十六年,始皇巡狩至華陰,有人持璽遮道,與從者曰:‘持此還祖龍。’言訖不見,此璽複歸於秦。明年,始皇崩。後來子嬰將玉璽獻與漢高祖。後至王莽篡逆,孝元皇太後將璽打王尋、蘇獻,崩其一角,以金鑲之。光武得此寶於宜陽,傳位至今。近聞十常侍作亂,劫少帝出北邙,回宮失此寶。今天授主公,必有登九五之分。此處不可久留,宜速回江東,別圖大事。”
孫堅道:“德謀之言正合我意,明日便當托疾辭歸。”
另一邊,袁紹則在已經成為廢墟的洛陽城外建了大營,設下筵席慶祝聯軍大敗董卓。
期間曹操來見袁紹說道:“今董賊西去,正可乘勢追襲;本初按兵不動,何也?”
袁紹聽得清楚,心知伐董的政治目的已經達到,而且洛陽已經成了這個樣子,就算迎回聖駕,又能如何?便假裝醉眼昏昏地答道:“諸兵疲困,進恐無益。”
曹操聽得,說道“賊焚燒宮室,劫遷天子,海內震動,不知所歸:此天亡之時也,一戰而天下定矣。諸公何疑而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