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戒托似乎會根據佩戴者的需求自動調節它的大小,真是神奇呢。可以送給我嗎?”
“當然可以,你們家的湯圓真的很好吃,要是沒什麼事的話,我就先走了。”
“等等。”老板娘最終將戒指戴在右手的無名指上,她叫住想要離開的小個子女生,“你的戒指的確很特別,但我店裏的規矩是必須等價交換,我不認可這個戒指的價值和我的湯圓對等,所以你還不能走。”
小個子女生收斂起臉上的笑容,詫異的看著老板娘。似乎是因為著急,她的眼中有些濕潤的東西在打轉。
我想勸老板娘就這麼算了,畢竟我覺得她也不是這麼在乎錢的人啊。可是話到嘴邊,腦海中突然閃過剛才當我擅作主張時,老板娘看我的眼神。那種美麗中透出的殺意使我不寒而栗,我隻能把到嘴邊的話又給咽了回去。
“那你想怎麼樣?”女孩略帶哭腔的問。
“告訴我這枚戒指的來曆,我不但可以把它還給你,而且還算你付清了這碗湯圓的費用。”
對於老板娘的提議,女生顯得有些猶豫,她看看老板娘,又看看我,我就乘機對她使了個眼色。她會意了,走回吧台前的位置重新坐下。
“好吧,我可以告訴你這枚戒指的來曆,但是你得答應我,無論如何都要收下這枚戒指。”
老板娘點了點頭:“可以,我是為了公平起見才提議還給你的,既然你執意要把它送給我,我真是求之不得呢。”
女生笑了笑,笑容顯得有些僵硬:“希望你能在聽完它的來曆後兌現你的承諾。”
老板娘沒再說話,我自覺地打開了吧台下的錄音筆,拿出筆和筆記本,準備記錄下女生的故事。
以下,就是我用女生的人稱,記錄下的關於她的故事:
抱歉到現在我還沒做過自我介紹,我叫吳彤瑜,是複旦大學考古係的研究生。
或許在外人的印象中,考古是一件非常神秘和刺激的工作,我想這可能大多來源於當下比較流行的盜墓小說給讀者造成的誤導。
其實考古學是非常枯燥的,它需要你具有很強的耐心,去學習和記憶大量的文獻資料,就像學英語要增加詞彙量一樣,考古學也需要積累大量的文物鑒賞知識,才能在考古工作中準備判斷出發掘文物的種類及用途,從而分析其所處的年代,為還原曆史真相提供有力的證據和線索。不過在我看來,從事這項工作更重要的是職業道德。用我導師馮教授的話來說,在麵對價值連城的古物時,始終保持一顆探尋曆史真相的心,對自己的工作負責,更要對自己的良心負責,才能算得上是一個合格的考古工作者。
我自認為不是一個很有天賦的人,所以無論做什麼事都會比別人努力。我的導師馮教授似乎是看中了我那骨子認真勁,每當纏著他問一大堆最近學習中遇到的困惑時,他都會暫時放下自己手上的工作,很耐心的替我答疑解惑。時間長了,一些開始時比我基礎和天賦要好的同學,反倒被我漸漸追上,甚至是超過了他們。
馮教授是學院中為數不多的考古專家之一,參與過國內外許多大型的考古項目,在業界有著很高的聲望。這也使我有機會經常陪同他參加各種拍賣會和鑒賞會,眼界的開闊加深了我對於知識的印象及實際運用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