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骨戒 九(1 / 1)

這個水缸的高度至少有五米,透明的容器內部盛滿了淡綠色的液體。在液體中浸泡著一塊直徑約為三米的黑色巨石,在水缸底部打上去的燈光中反射出神秘的幽光。

我正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餘光瞥見身邊的馮教授也是一臉驚訝的表情。我頓時意識到自己的愚蠢,立刻摘下戴在臉上的口罩,深深地吸了一口氣。

嗯……呼……

之前那股刺鼻的氣味完全消失了,就像是與之前的空間完全隔絕,這裏的空氣顯得是那樣的清新,可以讓人自由呼吸。

“這就是那塊從古墓中出土的玉石吧。”我聽出馮教授的聲音顯出一種崇敬,仿佛此刻呈現在他麵前的,是一塊天降的奇石。

張所長摘下口罩,對我和馮教授說:“沒錯,它就是新聞中提到的那塊價值不菲的玉器,更確切的說,這應該是一塊罕見的巨型屍玉。”

即使已經熟讀過大量文獻資料的我,還是從未聽說過屍玉這種東西。

正當我疑惑不解的時候,就聽身邊的馮教授喃喃自語道:“傳說,遠在先秦時期的華夏,玉石就已經被人們所發現,並運用到了生活生產中。

那時的人很迷信自然,認為超越人為的力量,都是自然中的神明所掌控的。

這些因地而異的信仰,催生出許多奇特,甚至是詭異的習俗。其中,要數古昆侖山脈,也就是現今的西安這一帶的風俗最具神話色彩。

那時的人們篤信著世間存在長生之法的傳說,即使在死者下葬後,也會用各種方式防止屍體腐化,等待他們期盼的奇跡出現。

但是很多人直至死去也未能親眼目睹死者複生的異象。這一風俗隨著族群的繁衍世代傳承,直至最初的目的早被大多數人遺忘,儀式也隨著生活方式不斷改進、簡化,很多技藝也隨之失傳。其中,有一種形似墨玉的石頭,它含有的亞硝酸鹽及二氧化硫是防腐劑的主要成分,可以通過在特殊藥液中浸泡的方式得以釋放。加上石頭中的礦物質被順帶解離出來,容器中的水就會呈現出淡綠色。這種石頭的特殊功能使它成為了最好的天然防腐劑,因此,許多的古代葬禮中都會將它通過特殊處理後,與屍體一同下葬。久而久之,也就有了屍玉的美稱。”

馮教授稍作停頓,張所長又在旁邊補充起來:“就像馮老弟之前說的那樣,有些墓葬中會將屍玉和調配的藥液含入死者的口中,待藥液將玉石徹底溶解,隨著事先在屍體上接入的管道傳遍全身,使屍體和藥液重充分融合,從而保證屍體不會腐爛。這種方法在幹燥缺水的沙漠環境中最為適用。

不過也有些地方會用大塊的屍玉製造養屍池,將屍體連同特製的棺槨葬於池底,通過與藥液的充分接觸,保證屍體不腐。

像我們這次從高陵縣出土的那具水棺中,就是上麵所說的第二種情況。

當時,附近的村民在打井時意外發現了這個養屍池,湧上的水流散發出濃烈的刺激性氣味,市文物局在接到消息後就通知了我的考古所,我們才得以發現埋藏在地下湖中的先秦古棺,還有這塊和棺槨同時下葬的巨型屍玉。

不過它現在的體積已經因為藥液的侵蝕減小了不少,要是按照年代和氧化速度推算,這塊屍玉在下葬時,直徑至少能達到二十米。”

張所長對馮教授的話做了補充,我不禁讚歎這屍玉的神奇,緊接著問張所長:“這麼說,那副水棺也應該和這塊屍玉一同出土咯?”

劉主任說:“是的,因為這裏空間有限,所以我們就把水棺存放在了隔壁的房間。我們還另外訂做了一口水箱,由特質的管道將這裏產生的防腐水引入隔壁的水箱中浸泡水棺,高度模擬養屍池的環境,使裏麵的古屍不至於在出土後迅速腐爛。”

聽完張所長的解釋,馮教授又問:“這麼說,目前為止那口棺材還沒有打開過是嗎?”

“是啊,馮老弟,這次請你過來,也是想和你共同商討一下這具水棺的開棺工作。”

幾位專業人士開始討論有關的細節,我在旁邊打開隨身攜帶的錄音筆,記錄下這難得的現場教學。但我總覺得難以集中精神,似乎周圍的黑暗中總有著什麼東西,在分散著我的注意力。

我問身邊的劉館長說,能不能把周圍的燈打開來,劉館長卻說,這裏是模擬地下的黑暗環境,這樣才能保證那塊屍玉在水中不斷地產生防腐的藥水。至於水箱下的冷光燈不會影響屍玉的反應。

這時候就聽馮教授說,要劉主任帶我們再去隔壁的房間看看那副水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