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然環境與海(1 / 2)

除此之外,英國的地貌特征還可大致分為低地區和高地區兩個部分,這種劃分在曆史上對於人口定居、軍事征服、交通與工農業發展都有意義。大體上說,高地區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北部,低地區主要分布在南部和東部。在低地區,海拔一般不超過1 000英尺(305米)。從地質結構看,西部和北部多為遠古地球運動所造就的古老岩石。南部和東部則因氣候變化而形成為沙丘、粘土和石灰地,這是一個特別適合於精耕細作和畜養家畜的沃原。

從總體上看,英國的氣候是溫暖宜人的。夏日氣溫一般在攝氏32度以下,冬天則保持在零下10度以上。當然,由於受海拔高度的影響,蘇格蘭高地比英格蘭低地夏涼冬冷。例如,北部的設得蘭群島冬天的平均氣溫在攝氏3度左右,夏天在12度左右;最南部的懷特島冬天的氣溫平均為攝氏5度,夏天為16度。

對英國降雨量發生影響的主要因素有:穿越大西洋的低氣壓;每年大部分時間都有的西南風;朝向大西洋的漫長西海岸;海島的狹長構造;以及西高東低的地理結構。結果,西部和北部降雨量最大,為年平均60英寸(1 500多毫米),秋冬季是落雨的高峰時節。相比之下,由於西北高地的屏障作用,東南部的降雨量隻有年平均30英寸(不到800毫米),夏季降雨更多一些。但總的說來,英國是一個降雨量充沛,多淫雨大霧、少暴雨洪災的國家。

海在英國人的生活中是一個最重要的因素,與海洋相關的一切物質和精神財富都是不列顛人的至寶:古代社會因海的便利帶給不列顛人開放的文化價值觀,近代時期,不列顛人為尋求財富而通過大海走遍全世界。中世紀的英格蘭國王因海的屏障而不必保有常備軍,近代初期這個民族比歐洲許多國家都更早地實現了政治統一。海的便利和海洋的屏障作用同在,21英裏(34公裏)寬的英吉利海峽把英國與大陸相隔,使英國既容易保持獨立,又避開了島國常出現的孤立、封閉和停滯。在古代,它把英國帶到古代文明的搖籃地中海;到後來,它又給英國帶來基督教、文藝複興和宗教改革。16世紀以後,世界商業貿易的重心從地中海移向大西洋,曾經位於文明邊緣的英國人,突然發現自己處於世界文明變化的中心,因而就更加奮發圖強。這一切無不與海島的獨立、海的屏障和航海的便利息息相關。所以,在不列顛自然史上一個有紀念意義的重大事件是,在公元前6000年左右,地質運動所帶來的北海潮水淹沒了不列顛與歐洲大陸的連接之處,不列顛從此成為與西歐大陸隔海相望的島,不列顛人也就成了靠海而生存的海洋民族。

除此之外,英國的地貌特征還可大致分為低地區和高地區兩個部分,這種劃分在曆史上對於人口定居、軍事征服、交通與工農業發展都有意義。大體上說,高地區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北部,低地區主要分布在南部和東部。在低地區,海拔一般不超過1 000英尺(305米)。從地質結構看,西部和北部多為遠古地球運動所造就的古老岩石。南部和東部則因氣候變化而形成為沙丘、粘土和石灰地,這是一個特別適合於精耕細作和畜養家畜的沃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