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上海鬆江清真寺(1 / 1)

第三章著名的伊斯蘭教寺廟第三節上海鬆江清真寺鬆江清真寺是上海地區最早的一座清真寺,也是現在我國江南地區保存較完整的一座伊斯蘭教建築。

明初,朱元璋下令:凡有回民居住的城市,都要建立清真寺。根據這一宗教和民族政策,永樂年間(公元1403—1424年),當地穆斯林將此寺擴充,使之成為上海地區規模最大的一座清真寺。

現存主體部分仍為元明時結構。進門後依次為梆歌樓、禮拜殿、浴室、教長室和窯殿等建築。其中梆歌樓和窯殿全係磚結構,重簷十字脊,內室構造為阿拉伯風格。禮拜殿麵寬3間,為明代廳堂式結構,其柱礎月梁,都具有明代建築特征。

鬆江清真寺,又稱真教寺,在今上海鬆江縣鬆江鎮缸甏〔beng泵〕村。據方誌載,元代蒙古人南下時,兵士中有許多回民,後來他們定居鬆江,建起了窯殿和梆歌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