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虎口奪食的兩個吃貨(1 / 2)

當年應天城有座西來居,鴛鴦火鍋聞名尚國,常年吸引著九州大地無數食客。

之所以叫西來居,則緣起於一個人。

刀聖——虯髯客。

相傳刀聖大人幼時身世極為可憐。

那時的九州還是蠻族統治下的所謂天啟大朝,其父是揚州一州之地的首富之人張博物,相貌英俊。然而家大業大物也大的張博物並不花心,一生隻娶了一個夫人。

不想而知,其夫人模樣亦是美豔。

但不幸的是二人生下一子,張博物見之便勃然大怒,欲揮刀砍殺,因為此子樣貌之醜陋簡直驚世駭俗到到令人發指,他深深覺得這不可能是自己的兒子……最後在眾多親人奴仆、鄰裏街坊的勸說阻攔下,張博物才免去了殺死孩子的想法,卻還是決定將其遺棄。

其時正值寒冬臘月,淮南罕見的下起了鵝毛大雪。繈褓之中,被丟棄於城門之外等死的虯髯客遇到了一個好心的昆侖奴,算是撿回了一條小命。

若非如此,怕世間便不會有這位刀聖大人。

誰也無法想象,就是這樣一個被丟掉的孩子,卻在百年之後成長為了絕世強者。不僅在張博物死後回鄉繼承了家業,更是憑借龐大家業秘密建立了屬於自己的家族軍隊,隨時準備著揭竿而起推翻大朝末期的腐朽統治,救數萬萬人族百姓於水深火熱。但時機尚未成熟,虯髯客遲遲沒有動手。

矛盾的爆發點在於他的一次大都之行。

當時的大都,也就是現如今的燕京城,虯髯客在某個青樓內遇到了一個傾世花魁,為了這個女人,怒發衝冠的他揮刀斬向了蠻族之王。

蠻王泰達雖老來荒唐,卻並不是個心胸狹隘之人。

相反,天朝大陸刀客本就極少,能三刀平定內亂又南下征服九州並一朝統治千年的絕世強者,怎會不渴望一個與自己戰至平分秋色的強大對手。

自城南戰至城西,從黑夜戰至白晝,每一刀對碰都伴著房屋倒塌,每一刃相遇都有著山石崩裂,無數參天巨樹被連根拔起,西山方圓數十裏煙塵蔽空、天昏地暗,引得無數強者觀戰。

兩人的最後一刀對撞,更是直接削平了兩座山頭。

一天一夜下來,竟是不分高下。

蠻王泰達作為一代天驕自不屑做那仗勢欺人群起而攻的勾當。

二人收刀退去相約再戰。

臨出大都之前,虯髯客還沒忘回青樓看了眼那個花魁,怎奈何,英雄救美的他卻不知道這個女人早已心有所屬……

……

……

尚曆元年,第一次青梅煮酒之後,不勝酒力的謫仙大人喝多了,然後被某個女人抱進屋裏,奪走了其回到天朝大陸後的第一次……

咳咳!

當然這不是重點。

趁著某對男女鴛鴦戲水紅燭纏綿之際,太祖陳龍俊與刀聖虯髯客遠赴涼州西海,並在那打了一架。這一架打的並不怎麼出名,卻導致了大西海百年內沒產出一條魚。

相比於對陣蠻王那一次,世間隻有為數不多的幾個人知道。

至於最後的輸贏成敗,則完全沒有人知道。

隻是從那之後,很少再有人見過那個終日帶著昆侖奴麵具的男人。傳說他折斷了自己的佩刀,遠赴西涼邊境,在昆侖山占下了一座小城,在城內建立了一個小國,在國內做起了賣肉的屠夫,從此再沒有出來過。

那座小國的名字叫做,樓蘭。

在尚國一州之內占城建國,必要經過皇室的同意,也或許這本就是刀聖與太祖之間的協議。

你我皆懷有君王之誌。

我助你得了江山,誠然不能留在你的身邊。

斷刀西去以明誌。

霸占孤城的同時,名義上是建國,實際卻是在幫助尚國守土戍邊,因為那座城地處西涼邊陲,城北有一座無形的石橋,名字叫做二道橋。

不可見,斬不斷,但真實存在。

地白風色寒,雪花大如手。

一道橋連通兩個國。

二道橋卻連通著兩個世界。

如果雪國女王有一天從沉睡中蘇醒,誰知道世界又要變成什麼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