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哭闖八路軍武漢辦事處的少女(1 / 1)

原來,孫維世與其兄孫泱、其妹孫新世,都是朱德、周恩來摯友孫炳文烈士的兒女。

孫維世父親犧牲的時候,她才六歲。

母親任銳當時在上海從事黨的地下工作,隻能將年長的哥哥孫泱帶在身邊做個幫手,無暇顧及年幼的女兒。

1937年冬日的某一天,位於武漢的八路軍辦事處門外來了一個十多歲的女孩子,吵著要進辦事處裏麵去。問她有什麼事,她說要報名到革命聖地延安去參加抗日。衛兵看她隻是個半大的孩子,又沒有熟人介紹,當然不讓進去。可這個女孩子卻硬是不走,催急了她就站在八路軍辦事處的大門外哭。衛兵越是勸,她就哭得越厲害。

八路軍武漢辦事處(下文簡稱“八辦”)是一幢四層的小樓房,設在漢口原日本租界中街9號(今長春街57號)。董必武於1937年10月來武漢籌建八路軍武漢辦事處,初設在漢口安仁裏1號,同年12月遷此。這是抗戰爆發、國共聯合抗日後中國共產黨在國民黨統治區建立的公開辦事機構。

日常工作是向有關部門領取八路軍、新四軍的軍餉、服裝和其他物資,或轉運至延安,或直接送往八路軍和新四軍各部。此外,還幫助許多愛國青年前往延安學習,僅在1938年的夏秋間,經介紹到延安的就有八百多人。正是由於這一原因,這個女孩子才決定跑到這裏來,要求去延安。

衛兵問她為什麼要哭,她說:“你不讓我進去我就要哭!”

衛兵勸她說:“這裏是八路軍辦事處,不是小孩子能隨便進去玩的地方,你哭也沒有用。”

她說:“我要哭到你們讓我進去才不哭。”

無論衛兵怎麼勸她就是不聽,搞得衛兵沒有辦法。

衛兵對她說:“我身上還有公務,沒時間跟你這麼總說話,你哭好了,我可沒時間再管你。”

小女孩子更加倔強地說:“你不管我就更要哭。”

這時,一輛黑色轎車從外麵開來,停在辦事處的大門前。

車門打開,從車上走下一個身穿中山裝的中年男子。

他一眼就看到了在辦事處門前哭著的這個半大女孩,見她總是哭個不停,就走過去問她:“小妹妹,你哭什麼?”

女孩子一邊用手擦著眼淚,一邊說:“我要到延安去。”

中年男子問道:“你到延安去幹什麼?”

女孩子答道:“參加抗日。”

中年男子聽後哈哈地笑了,問道:“你多大了?”

那女孩子說:“十六了。”

中年男子走過去,用手摸著她的頭說:“才十六歲呀,你還是個娃娃嘛,你回去問一問你爸爸同不同意你去?”

這一問,女孩子哭得更厲害了,她說:“我沒有爸爸。”

中年男子一聽不對,就問道:“你怎麼會沒有爸爸呢?”

女孩子說:“爸爸被國民黨殺死了!”

女孩子突然說出的這句話,令這個中年男子有點吃驚,急忙問道:“你爸爸是誰呀?”

女孩子看看他,不肯回答。

中年男子用手指著門前八路軍辦事處的牌子關切地說:“你看,這裏是八路軍辦事處,孩子,別怕,你有什麼話都可以說。”

女孩子抬起頭來看了看這個中年男子,見他濃黑的眉毛下是一雙慈祥而又令人信任的大眼睛,可是他卻沒有穿衛兵一樣的八路軍軍裝,就反問道:“你是八路軍嗎?”

中年男子笑著點點頭。

女孩子並沒有相信,她走上前去,用手指著問話的中年男子,對那個站崗的衛兵說:“他是八路軍嗎?”

衛兵向她點點頭。

衛兵的肯定增加了女孩子對這位中年男子的信任,她問道:“我告訴了我爸爸的名字,你能讓我去延安嗎?”

衛兵朝女孩子笑著說:“他要是不行,誰還能同意你去延安呢?”

中年男子朝她笑著說:“現在你可以告訴我你爸爸叫什麼名字了嗎?”

女孩子說:“孫炳文。”

這個名字讓中年男子吃驚不小,他怔怔地看著麵前這個倔強的女孩子,用幾乎顫抖的聲音問道:“孩子……孩子……你是小維世吧?”

女孩子拚力後退了幾步站在那裏,閃著一雙晶亮的大眼睛問道:“你是誰呀?”

中年男子說:“你難道不認識我了嗎?我是你爸爸的好朋友周恩來,是你的‘周爸爸’呀!”

女孩子驚住了。她一心隻想著要去革命聖地延安,投入到全民族的抗日戰爭中去,卻萬萬沒想到會在這裏遇到自己很小的時候就熱愛的這位爸爸生前的老戰友。十年,整整十年了啊,自己如同一棵稚嫩的小苗,在歲月的淒風苦雨中一天天長大。多少童年的記憶,多少喪父的痛苦,多少人間的磨難,多少無言的悲傷,這時都一起湧上心頭,她叫了一聲“周爸爸”,一下子撲在周恩來的懷裏,失聲痛哭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