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鹹魚的夢想(1 / 3)

明泰集團不缺會英語的人,畢竟招聘條件在那擱著呢,都是大學生,最起碼的英語溝通能力還是有的。

但是會德語的絕對不多。

德語的語言係屬上屬於印歐語係—日耳曼語族—西日耳曼語支,其標準形式被稱為標準德語,

標準共同語的形成可以追溯到馬丁·路德對拉丁語《聖經》的翻譯工作。大多數德語詞彙源於印歐語係-日耳曼語族的語言,一些詞彙來自拉丁語和希臘語,還有部分來自法語和英語。

而且方言差距巨大,包括高地德語與低地德語兩大分支內的數十種方言;詞彙不同,語法也不一樣,彼此無法通話。高地德語指阿爾卑斯山和臨近的德國南部山區,低地德語主要分布於德國北部沿岸地區,低地德語通常又分為三大體係:東低地德語、低地薩克森語、低地法蘭克語。

剛開始學習德語的人都會很奇怪,低地德語是什麼?難道德語還分高地德語和低地德語嗎?

哦,原來高地德語是德國拜仁州、奧地利、阿爾卑斯山脈附近的地區方言。

低地德語則分布在德國的北方及東北地區,特別是在萊茵河默茲三角地區,還有變種的低地法蘭克語等分支語言。

其複雜和華國的客家話、粵語、維族語之類的有一拚。

金澤現在的身份是翻譯秘書,主要任務是為德國菲斯特製造公司請來的技術人員提供陪同和翻譯。

嗯?Festo?

金澤在工作安排上看到這個單詞,一陣無語。

這尼瑪明明是費斯托,能讀成菲斯特也是人才!

算了,你們開心就好。

金澤也懶得糾正,他還有一名同事,同樣會多門外語,叫馮元暢,是江南省電子科大的高材生。

明泰電子和電子科大要合作成立一個研究中心,李中州去談合同的時候順手就把他給拐來的。

嗯,用“拐”這個詞不太對,應該是“借,”先借用幾天,有工資的。

對比起來,金澤頂多算個翻譯,馮元暢則是高端人才,

人家主修的是軟件工程專業,對電子信息科學、通信電路與係統、智能技術等等都有涉獵,金澤和他聊了兩句,問他在研究中心幹什麼的,馮元暢說研究中心剛成立,具體合約還沒簽好,自己現在還沒有課題研究。

哦。和自己一樣混日子啊!

金澤又問:“那你之前幹什麼的?”

“給個師兄打下手,幫他研究‘多通道稀疏微波成像信號的處理方式與算法’。”

什麼鬼?什麼算法來著?

金澤聽都沒聽明白,更別提了解了。

馮元暢說起這個一改之前的木訥,興衝衝的給金澤解釋起來。

兩個人一聊就是二十分鍾。

“明白了嗎?”

“差不多,有煙嗎?”

“我不抽,你怎麼了,怎麼突然間臉色不太好?”

“沒什麼!”

金澤擺擺手。

他突然想找個地方坐一會,抽根煙,順便思考下人生。

什麼超大稀疏柔性陣列自校正方法與檢測算法、導向約束的多通道聯合像素矢量方法、自適應通道均衡、窄帶多普勒濾波器組分割雜波譜的降維STAP理論……

馮元暢明顯把金澤當成了一類人。

他看金澤年齡不大,以為金澤也是某個學校的大學生。

很多天才學生,十四五歲上大學屬於很平常的事情,他們學校就有這種學生。

抱著交流學術的想法,他才說了這麼多。

這麼多專業知識,金澤哪裏聽得懂,全程就跟聽天書一樣,左耳朵進右耳朵出,愣是一個名詞都沒記住。

金澤很慶幸,非常慶幸!

幸虧自己選擇了當一條鹹魚,要是真他娘的腦子一抽,靠著個破係統就想去改變世界,搞什麼計算機,信息工程之類的,怕是隨便一個學院拉出個弟子就能吊打自己。

什麼改變世界、引領潮流的,這都是高智商、非人類才幹的事情,累死累活的有什麼意思?這是天選之子該幹的活嗎?自己沒事湊什麼熱鬧,老老實實掙點錢,環遊世界,吃吃喝喝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