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實際是小潔錯失的第三次逃生機會。
(07)
事發後,小潔家人最困惑的是張某的殺人動機。
行凶之前,張某替小潔買了1700萬的保險,受益人就是他自己。
——可如果是為了錢,似乎有些說不過去。畢竟兩方老人,一直在全力補貼他們的生活。
舍不得讓張某為謀生動一點腦子、費一點力氣。
老人很有可能猜對了。
張某殺妻,或許不是為了錢。
巨額保單隻是張某布局殺妻的額外收獲。既然要動手,就讓這次殺人帶給自己最大的經濟收益。
促使他行凶殺人的真正動機,他已經說過了。
在審訊裏,他告訴小潔父母:
不想過了!
(08)
審訊室裏,小潔母親質問張某:“不想過了可以離婚,你為什麼要殺人?”
但其實你們是真的忘了嗎?他已經離過婚了!他好不容易憋出個借口離了婚。可這些老人一窩蜂地擁上來,砸下真金白銀,非讓他們複婚!
這麼熱衷幹涉子女生活,終至小潔別無選擇。隻能和這個可怕男人在一起,以滿足別人“到了年紀就該結婚成家”的預期。
從其拙劣的殺人手法上來看,張某不是人。
說他不是人,並非是憤怒斥罵,這是一個公正的評價——從犯罪心理學上看,張某是個典型的半獸人。他的確長了人的外表,也生活在文明社會,但他的大腦原始而混沌,也可能是他的大腦前額葉出了問題。大腦前額葉負責規劃複雜的認知行為。正常人都會憤怒,但大腦前額葉會讓他考慮到衝動的後果。而張某,他顯然沒有複雜認知。
他就是個“垃圾”,可是白富美小潔卻一心一意地愛著他。不惜砸下房產巨款,把他當寶貝養起來。
砸下這麼多的錢是有要求的。要求他做個盡職盡責的好丈夫。可垃圾就是垃圾!他不想過了,費盡周折離婚,這幫人又砸錢催促他複婚,非要讓他做個好人。
可他就是不想。
所以他最後選擇殺人。隻有小潔死了,他才能做回垃圾。至於殺害妻子會有什麼後果,這屬於複雜認知,不是他那失去理智和思考的腦子能夠理解的。
大恩,成仇!
(09)
張某如冬天那條凍僵的蛇,如東郭先生遇到的狼。
你們待我太好,無以為報,反噬情恩。
為什麼會有大恩成仇?
這三種情況會讓小潔的付出化為張某怨毒入骨的仇戾。
第一種:小潔給予對方的,超過其自身價值。
人都是平等的,沒有高低貴賤。平等的是人格,不平等的是價格。比如說張某,他就是個低認知、低收入、低生存力的人。但小潔一家卻對他砸下了遠超過他自身價值的錢,包括小潔的屈從與愛。這些構成了張某心裏巨大的虧欠,可他價值太低,還不起,就隻能以負恩反噬的方式平賬。
第二種:小潔給予的,壓倒了張某的成長性。
小潔認為自己愛張某。但愛不是單方麵的付出,更不是對暴戾的屈從。愛需要兩個人用心嗬護。小潔所愛非人,她總是無原則地屈從而扭曲了愛。如果她意識到這一點,就不會罹此橫禍。
——這實際是小潔錯失的第三次逃生機會。
(07)
事發後,小潔家人最困惑的是張某的殺人動機。
行凶之前,張某替小潔買了1700萬的保險,受益人就是他自己。
——可如果是為了錢,似乎有些說不過去。畢竟兩方老人,一直在全力補貼他們的生活。
舍不得讓張某為謀生動一點腦子、費一點力氣。
老人很有可能猜對了。
張某殺妻,或許不是為了錢。
巨額保單隻是張某布局殺妻的額外收獲。既然要動手,就讓這次殺人帶給自己最大的經濟收益。
促使他行凶殺人的真正動機,他已經說過了。
在審訊裏,他告訴小潔父母:
不想過了!
(08)
審訊室裏,小潔母親質問張某:“不想過了可以離婚,你為什麼要殺人?”
但其實你們是真的忘了嗎?他已經離過婚了!他好不容易憋出個借口離了婚。可這些老人一窩蜂地擁上來,砸下真金白銀,非讓他們複婚!
這麼熱衷幹涉子女生活,終至小潔別無選擇。隻能和這個可怕男人在一起,以滿足別人“到了年紀就該結婚成家”的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