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段記憶久沉深海,但卻永恒存在。隻要一聲輕微的呼喚,就會悄然浮出水麵。
(06)
20年前,發生了一場海難事故。
山東煙大輪渡有限公司的大舜號傾覆,死難者285人,至今失蹤5人。
其中有一條新聞,尤為震撼!
一位女士於海難中逃生,最終獲救。
女士說她的水性並不好,但在危難之際,先後至少有8名男子幫助她,連環接力支撐她,最終讓她獲得新生。
8名男子中,2名將救生衣讓給其他婦女孩子,4名合力砸開傾覆後的舷窗,把她推上水麵。還有一名漂在水麵上的男子,幫助她爬上救生筏。另有一名男子在救生筏上鼓勵她,保護她,最終隻有她獨自於救生筏上存活,而那些男子都被風浪卷走。
舍己救人的男子全部沉溺大海,魂魄無依,甚至連姓名都沒有留下。
明月不歸沉碧海,白雲愁色滿蒼梧。可想而知,這件事帶來的震撼有多強烈。
(07)
20年過去,大舜號已成往事。
但危難時刻的人性光輝,依然在我們的文化中長存長生。
這段往事,讓我們重新審視人性。知道人性中不隻有無盡的宵小算計,雞毛蒜皮,更有危難之時對弱者的無私救助,有著摒棄爭執與異見的大愛無疆,有著將人類整體生命價值置於己身之上的果斷取舍,有著視保護孤弱為己任的豪俠義烈。
沒錯,人性中是有著不潔的一麵,但人性中還有光明的一麵,偉大的一麵,神聖的一麵。
正是人性中的光明、偉大與神聖,才創造了華麗燦爛的現代文明。
文明是溫和的、非暴力的,呈現的是女性的優雅與柔韌。
一如《流浪地球》中的韓朵朵,她象征著人類的不屈與希望。
絕境時刻,韓朵朵的訴求是所有人類內心對希望的呼喚。
不可抗拒。
在韓朵朵麵前,人類的任何反常行為都是正常的。
(08)
有的影評人抱怨《流浪地球》原作的作者劉慈欣不懂女人。
這才是胡說。
你再也找不到比《流浪地球》更懂女人的影片了。
你也找不到比劉慈欣更懂女人的男人了。
(09)
老子說:“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意思是說人類的認知觀念是相對的。
有生故有死,有男也有女。有努力,是因為有疲頹。有榮耀,是因為有羞辱。有尊嚴,是因為有卑賤。我們之所以努力追求榮耀與尊嚴,不過是想在一個相對的認知範疇裏獲得認可。
那麼是想獲得誰的認可呢?
老子說:“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人類的尊嚴與努力,成之無形,處卑無名,守靜不衰,綿綿不絕,這是源自母性的偉大力量,是人類之所以存在的價值。若是脫離了這一本質,則一切失其所依。
因此人類價值取向,向來以女性與孩子為基點。
有一段記憶久沉深海,但卻永恒存在。隻要一聲輕微的呼喚,就會悄然浮出水麵。
(06)
20年前,發生了一場海難事故。
山東煙大輪渡有限公司的大舜號傾覆,死難者285人,至今失蹤5人。
其中有一條新聞,尤為震撼!
一位女士於海難中逃生,最終獲救。
女士說她的水性並不好,但在危難之際,先後至少有8名男子幫助她,連環接力支撐她,最終讓她獲得新生。
8名男子中,2名將救生衣讓給其他婦女孩子,4名合力砸開傾覆後的舷窗,把她推上水麵。還有一名漂在水麵上的男子,幫助她爬上救生筏。另有一名男子在救生筏上鼓勵她,保護她,最終隻有她獨自於救生筏上存活,而那些男子都被風浪卷走。
舍己救人的男子全部沉溺大海,魂魄無依,甚至連姓名都沒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