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控製住自己(1 / 2)

小朋友這段話堪稱說理範文,值得大家用心揣摩學習。

可話說回來,這些道理連小朋友都懂得,難道父母真的不懂嗎?

如果不懂也教不出如此聰穎的小寶貝。

可如果懂,父母為什麼做不到?

(06)

道理我都懂,可仍然過不好這一生。

其實就是這個原因,我們太容易用自己的經驗來處理問題了,很多道理其實還沒有來得及內化成我們的經驗。

(07)

父母有時候會對自己的孩子著急,過後他們也會後悔,因此他們也在努力做到這個詞:

控製。

控製又分為內部控製與外部環境控製。

內部控製就是自我控製,保持自身最大的競爭優勢。

外部控製就是控製他人和環境,讓自己處於最安全的狀態中。

因此我們會有這四種控製心態。

第一種:內控強,外控也強。這類人是強者,嚴格自律,但對別人也不寬容。

第二種:內控強,外控寬厚有度。這類人是智者,自身成就很高,也會潛移默化影響別人。

第三種:內控弱,外控強。這類人是鬥士,見人就吵,逢人就幹架,外人還打不過,隻能在家裏逞威風。

第四種:內外控製都一塌糊塗,這類人是弱者,終生蜷縮在自己臆想的恐懼之中,門外刮過一陣風,都會嚇得半死。

你是哪類人?

(08)

內外控過強的父母,總是呈現出冷酷無情的一麵,十足的“暴君”人格。他們不會寬容孩子的過失,不接受孩子的解釋,會把孩子逼出卑微的弱勢心態。偏偏這類父母最想聽到孩子表示感謝,而他們的孩子則終生等他們一聲道歉。

雙方都等不到。

內弱外強的父母,就是如女演員所說的“跟你說痛苦,痛苦反而會加倍”的那種類型。這類父母自我控製弱,事業無成,一旦孩子遇到問題,他們解決不了問題,就會想辦法解決提出問題的人。

內外控過弱的父母,自身認知一片暗黑,無力麵對人生,會把孩子弄成鬥士。如果孩子不去拚命爭搶,就什麼也得不到。這種家庭出來的孩子都有一種悲情心態,往往會把事情做得很絕,不留後路。所以這類孩子的事業成功來自於冒險,失敗則來自於一意孤行。

最好的父母是內控強,外控寬厚有度的類型。這類父母明白道理,貫達人性。他們能夠幫助孩子化解心結,提醒孩子前行路上的溝溝坎坎。而他們做到這一點,並不需要多高的智慧,隻是把連小朋友都明白的道理,實踐於人生的始終。

(09)

我們的父母或許可能不是智者。

但並不妨礙我們自己成為智者型父母。

我們可能並不是自我控製強、外部控製有度的類型。

但當我們明白這些道理,就可以照病開方,對症下藥。

懂得自律,強化內部的自我控製,不過是任何事不寄望於別人,而是托付於自己。讓自己學識日增,能力變強。孔子曾經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天賦聰明的人,不如熱愛學習的人。熱愛學習的人,不如喜歡學習並在學習中體驗到無窮樂趣的人。致力於讓自己成為這樣的人吧。哪怕隻是個孩子的話,也能夠讓我們幡然醒悟,體察到我們認知上的固有缺陷,也能夠讓我們明白更多的道理,並找到對應的解決方案。

學習人性,漸體寬融。我們一要做到不被粗放的人性傷害,二要問鼎人生至高智慧,三要引導著身邊人走到正途上來。當我們做到這些,做父母時,就懂得怎樣教育孩子;在職場上,就懂得了怎樣引導員工;在生活中,就懂得了怎樣引導朋友。這就是古之聖者的境隨心轉。

小朋友這段話堪稱說理範文,值得大家用心揣摩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