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1 / 3)

最後的演習(淇奧)

第一章 多事之秋

星元2046年。

這是個混亂的時代,戰爭侵蝕吞噬著無數生命,軍隊的強大代表著國家能否生存,各個國家之間不停地因為一個又一個原因開火引戰,完全罔顧無數反戰人士的呼籲和抗議。所謂的國際和平公約談了一年又一年,卻總是沒有辦法頒布實施,每次來聯合國總部參加會議的國家首腦們談到這個問題的時候,總會引起無數爭執,稍不小心就會釀成大禍,進而引發新一輪的戰火,一旦蔓延開來,又是一場惡鬥。

正是因為如此,聯合國大樓的工作人員才會覺得自己猶如身處十萬噸炸藥之上,稍不小心就會被炸得粉身碎骨死無全屍,所以這裏的工作人員的變換率也是世界上更新最快的單位之一,每年在這裏擔任職務的人員幾乎過上個把月就會換成新麵孔。

不過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每天那些來到聯合國為了停戰協議而開大會的重要人物們總是習慣性地做著偷襲和被偷襲的準備,一副隨時隨地都能開戰的樣子。就是心理承受能力很好的人,也要不時去看一下心理醫生,以免自己處於長期警備狀態過度緊張而導致精神崩潰。

一般工作人員尚且如此,更別說那些真正起到防衛和保護作用的聯合國警衛隊了,變換率高達95%,隔三岔五便會有人受不了而出現各種問題導致退職或轉去其他部門。為了完善警衛隊,盡最大力量保證維持了百年曆史的聯合國繼續存在下去,以控製世界表麵上的勢力均衡,挑選合適的人選加入警衛隊就成了聯合國安全理事會最重要的事情。

當然,並不是說你身體健康四肢發達或者再幸運地擁有一個聰明的腦袋你就能入選,如果是那樣的話,要挑選這樣的人,實在是很簡單,隨便一抓就是一大把。

其實聯合國警衛隊所要的人要求很低,概括起來大概需要符合以下幾個基本條件——

1,忠誠。

2,絕對服從。

3,忍耐。

前麵兩條都還好理解,隻是最後一條,不太好說。

但是要注意的是,入選警衛隊之後,並不是說立即就會參加訓練然後分配上崗。如果隻是這樣的話,那也未免太簡單了一點。要知道,說是聯合國的警衛隊,如果不是直接負責人,誰知道它的真正用途有多大?

所以,每一個入選者,都要經過一場特殊的演習訓練。隻有通過這場演習訓練的優勝者,最終才有資格正式加入聯合國警衛隊,成為其中的一員,享受政府人員的所有津貼待遇。

據說,負責演習訓練的教官仿佛冰塊再世,鐵石心腸,即便在演習中看到你有困難,你也別指望他會對你伸出援手。

據說,演習會根據當時的天氣隨時發生變化,所以誰也不可能提前知道演習計劃是什麼、他們又將會遇到什麼樣的困難。

據說……

實在是有太多傳聞了,但是卻沒有人真正去證實過這些傳聞是真是假,因為有資格能夠去證實的人,早已經身入警衛隊,簽署了終生成立的封口條約。

即便是死,也不會泄露半句。

西奧多國,位於堪斯那特半島,因為是島國,土地資源不夠豐富,農業用地更是貧乏,但是由於海岸線較長,所以享有豐富的漁業資源,國內人們所從事的工作也大多與海洋資源開采有關。

隻是最近因為與波西國的戰爭已經白熱化,波西國執政者憤怒之下,居然派人在海水中大量投擲超出國際標準含量的營養素,直接導致海中的魚類大幅度減產,即便是捕撈上來的,也因為無法食用而導致了西奧多國出現饑荒災難。

但是西奧多國的執政者並沒有因此而采取任何措施,索性堅持魚死網破,發誓要將這場戰爭堅持到最後,哪怕隻剩最後一個人,也要奮戰到底。

究其原因,不過是因為當年參加聯合會議的時候,西奧多國的首相無意中吐了口唾沫在地上,但是波西國的總統經過時卻粘在了自己的長袍上。渾然不知的他回去之後潔癖發作,衣服丟掉之後,整整泡了十個小時的澡才從浴池中爬出來。此後他大發雷霆,立即飛回波西國,正式向西奧多國宣戰。

執政者之間小小的摩擦,卻使兩國百姓自此陷入水深火熱當中,即便聯合國派專員出麵調停依然無法平息這場戰火。

無數反戰人士高呼口號要求停戰,指責譴責的大字報更是四處可見,但是戰爭卻依舊在繼續,炮聲槍聲混在一起,終日無休無止,無數生命隨之不停地消逝,或死於戰火,或死於饑餓。

西奧多國雷那州落山鎮。

這裏距離戰地僅僅隻有兩百公裏,正確來說,它位於西奧多國和波西國兩軍對壘陣地之間,經曆過一次又一次的戰火洗禮,鎮上的房屋幾乎沒有一棟是完全完好的了。早先居住於此的居民更是早已經紛紛遷移他處,除了一些實在沒有能力搬離此處的老弱病殘之外,這個鎮子幾乎已經算是一個空鎮了。

街道上荒無人煙,倒塌的房屋牆壁上到處都是焦黑破損的痕跡,無數斷裂的木料殘磚橫七豎八地堆在路邊,街心的那些花圃則被炸出了無數個洞。風吹過,紙片、塑料什麼的雜物便在空中簌簌地發出淒涼的聲響。

在這條原本還算熱鬧的街道上,此刻根本看不到任何活人的痕跡,幾乎就是一片靜寂。

此刻是中午12點10分。

國際和平公約規定,所有進行戰爭的國家,自中午12點整開始,務必暫時停戰15分鍾,以紀念曾經成功和平調節了百年前世界大戰的偉大領導人King·張——張帝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