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奕躺在老道士懷裏,撫摸著師父胡須,想也不想,就答道:“師父?你老人家看不起奕兒嗎?”
“師父?你舍不得教奕兒嘛?”
韓奕說完這些,就站起身來,坐在師父腿上,抬頭看著師父,搖著師父身子,叫道,“師父?你就教教奕兒嘛?隻要你教奕兒,奕兒不怕苦,不管多難,都能學會,好不好?”
老道士沒有辦法,被韓奕這樣一搖,癩皮撒嬌,說完這些話,隻得苦笑,答應聲:“好,師父教你。”
不知從哪裏拿來一本《周易》,接著翻到第一頁內容,指著上麵文字,懷抱著韓奕,自己小徒兒,一字一句,全神貫注,讀了起來: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
“卑高以陳,貴賤位矣。”
“動靜有常,剛柔斷矣。”
“方以類聚,物以群分。”
“在天成象,在地成形。”
“乾道成男,坤道成女。”
……
老道士讀完這幾段,給他解釋道:“奕兒啊?天尊貴於上,地卑賤於下,乾坤由此確定。”
“卑下高上已經陳列,貴賤之位確立。”
“天地動靜有其常規,陽剛陰柔即可斷定。”
“萬事以其類相聚,萬物以其群相分,這樣吉凶便產生了。”
說到這裏,停了一下,接著道:“在天形成象,在地生成形,因而變化就顯現了。”
“所以,剛柔相互切摩,八卦互相推移。以雷霆鼓動,以風雨滋潤,日月運行,寒暑交替。”
“因而,乾道成就男(性)事物,坤道成就女(性)事物。”
“乾資主萬物初始,坤化生成萬物。”
“因此,易簡而天下之理可得,天下之理可得,而成位於天地之中,你明白了嗎?”
韓奕聽師父說完,想也沒想,就回道:“師父,奕兒明白:天空高高在上,而大地在人們腳下,乾坤所代表的天地的位置就確定了。”
“在人們腳下的和高高在上的羅列出來,人們認為高下與卑賤的事物的地位就排定了。運動與靜止有規律,陽剛和陰柔就明確分開了。”
老道士低頭看著他,見他如此可愛,聰明乖巧,不由慰心一笑,回道:“奕兒真聰明,但你要記住,在學習《周易》時候,要明白……天地無心而成化,鼓萬物而不與聖人同憂,無思慮,無目的,盡管通過自然的運行‘保合太和’,卻不會有什麼自覺的管理行為,管理行為是人類所特有的,必須設定一個價值取向和管理目標,自覺地經營謀劃,來合理的安排。”
“天地無心,人類有心,天地無為,人類有為,這是宇宙的自然與人類的文明的根本區別所在。”
稍微一停,咽了口水,接著道:“管理之所以必要,是因為天能生物而不能辨物,地能載人而不能治人,天與人各有不同的分職。”
“管理之所以可以,是因為人類可以推天道以明人事,順應自然界的和諧規律來參讚天地之化育,促進事物的發展。在物資生產方麵,可以‘首出庶物’,來促進物產豐富,經濟繁榮,在社會政治方麵,可以‘萬國鹹寧’,促進政通人和,天下太平。”
韓奕有些想不明白,他抬頭看著師父,帶著疑惑問道:“師父?你說的這些有什麼用?”
老道士回道:“當然有用。”
韓奕不高興說道:“奕兒認為這些沒用,師父說的頭頭是道,但用起來根本不起作用。”
老道士無奈問道:“奕兒要有什麼用呢?要兒要學什麼呢?你說說?看師父會不會。”
韓奕沒有回答師父的話,想了想才問道:“師父?你教我這些能夠成仙嗎?能夠成神嗎?”
老道士回道:“不能。”
韓奕生氣道:“這不就對了?”
老道士苦笑,問道:“對什麼啊?”
韓奕不高興道:“就是奕兒天天跟你學這些,都是紙上談兵,很空洞的東西,怎麼感覺一點用都沒有?”
想了想,恍然大悟一樣,笑了笑,問道:“師父?你還是直接教我怎麼修煉成仙?學習神道法術吧?”
那老道士聽他問起這些,見他滿是抱怨的神情,不樂意的樣子,隻是苦笑一下,對他說道:“你還知道空洞呢?這形而上學是基礎,看起來沒用,實則是萬物基本,等你用到了,自然就明白了,不會這樣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