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國民經濟總體指標
(一)國內生產總值(GDP)
國內生產總值是指一個國家在某一段時期(通常為一年)內所生產的所有最終產品和服務的價值總合。國內生產總值是衡量一個國家經濟運行規模的最重要的指標。
理解GDP這一概念要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GDP是一個市場價值的概念,各種最終產品的市場價值就是用這些最終產品的價格乘以相應的產量,然後加總。
第二,GDP在計算的過程總,中間產品的價值不計算在內,否則會造成重複計算。
第三,GDP是一個國家在一定時期內生產的,而不是所銷售的最終產品價值。
第四,GDP是指市場活動所產生的價值,家庭勞動和自己自足等非生產活動不包括在內。
我們通常用支出法來衡量GDP。所謂支出法就是通過計算在一定時期內整個社會購買最終產品的總支出來計量GDP。在現實生活中,對最終產品的需求包括四個部分:居民消費、企業投資、政府支出和淨出口。
1.居民消費支出是指本國居民對最終產品的購買,比如汽車、食物、服裝、醫療、旅遊等。在宏觀經濟學中通常用C表示消費支出。
2.企業投資包括固定資產投資和存貨投資兩部分。固定資產投資是指新廠房、新設備、新住宅的投資。存貨投資是指企業庫存的增加或減少。在宏觀經濟學中,我們通常用I表示投資支出。
3.政府支出是指各級政府購買物品、勞務的支出和政府投資。政府購買是政府支出的一部分,我們通常將政府購買放到消費支出來處理;政府支出的另一部分是政府投資,我們通常將政府投資放到企業投資來處理。在宏觀經濟學中,我們通常用G表示政府支出。
4.淨出口是指一國出口額與進口額的差額。出口是指本國的產品和勞務輸出到國外,由外國的居民、企業和政府形成對這些產品和勞務的購買。進口是指本國居民、企業和政府對外國生產的產品和勞務的購買。在宏觀經濟學中,我們通常用X表示出口,用M表示進口,淨出口就是X-M。
按照支出法,國內生產總值(GDP)=C+I+G+(X-M)。
GDP的變動是一國經濟成果的根本反映。GDP的變動可以對證券市場產生影響,進而影響個人的理財行為。下麵我們就分析一下GDP和股票市場的關係:
第一,GDP的持續穩定上升表明國民經濟良性發展,人們有理由對未來經濟產生良好的預期,而伴隨著經濟的總體增長,上市公司的利潤也會持續上升,這兩方麵的因素促使股票價格上升。
第二,第二,如果GDP處於不穩定的非均衡增長狀態,處於高通貨膨脹率下的增長時,這是經濟惡化的征兆。如果政府不采取調控措施,就會導致經濟的“滯脹”(通貨膨脹和經濟增長停滯)。這時經濟中的矛盾會表現出來:企業經營麵臨困境,居民收入增長下降,對未來的預期悲觀,這將導致股票市場下跌。
第三,第三,宏觀調控下的GDP減速增長。當經濟呈現出失衡的高速增長時,政府會采用宏觀調控措施來保持經濟的穩定增長,這些調控措施會在一段時間內降低經濟增長速度,但是為經濟長期穩定的增長創造了條件,這時的股票市場會呈現出止跌回升的態勢。
第四,第四,如果GDP在過去一段時間裏呈現負增長,但是負增長率逐步收窄並呈現出向正增長轉變時,表明經濟環境正在得到改善,證券市場也會轉跌為升。
第五,當經濟增長速度由低轉高時,表明新的一輪高增長正在來臨,股票市場也將出現快速上漲之勢;反之,如果經濟由高增長轉為低增長,股票場會出現大幅下跌。
股票市場一般會對GDP的變化提前做出反映,也就是說股票市場是反映預期的GDP變動。因而在股票投資中進行GDP變動分析時必須著眼未來,這是最基本的常識。
(二)通貨膨脹
通貨膨脹是指用某種價格指數衡量的物價水平的持續、普遍、明顯地上漲。我們通常用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來反映通貨膨脹水平。CPI是反映一定時期內城鄉居民所購買的生活消費品價格和服務項目價格變動趨勢和程度的相對數,一般是用當年某一時期的價格水平跟過去一年同一時期的價格水平相比較獲得的,該指數是用來分析消費品的零售價格和服務價格變動對城鄉居民實際生活費用支出的影響程度。通貨膨脹不但影響到居民的生活,還會影響個人的投資,下麵我們就重點了解一下通貨膨脹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