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哏段子作家王小柔解密“畫皮《妖蛾子》”
近日,一本被媒體稱做“畫皮《妖蛾子》”的書熱銷各大書城和網站,有網友由此引申出一個歇後語:《妖蛾子》披畫皮--流年紀念。原來,這本名為《妖蛾子》(紀念版)的書出自
“中國最哏段子作家”、津門女妖蛾王小柔之手。為紀念妖蛾子係列圖書誕生五周年,王小柔的粉絲群“魚香肉絲”廣發英雄帖,將王小柔出過的所有段子書裏的精華都彙總到一起,並配上四格漫畫出版,給喜愛王小柔段子的讀者珍藏。這是王小柔出版的第一本段子繪本,故稱“畫皮《妖蛾子》”,同時,又是王小柔出版的第一本精華紀念本,所以才有“《妖蛾子》披畫皮--流年紀念”的說法。
就《妖蛾子》的台前幕後,本報(網站)記者采訪了王小柔本人。
記:你的段子很逗樂,怎麼想到用“妖蛾子”這個有趣的書名?
王:妖蛾子是一個方言,搞怪的意思吧。五年前妖蛾子係列第一本《都是妖蛾子》出版時,有位大爺還在《北京晚報》上發文章指出我這書名不對,正確寫法應該是“幺蛾子”,大爺還把這個詞的來龍去脈講解了一遍,估計現在到網上還能搜到這篇文章。據編輯說當時人民文學出版社的校對大爺根據方言辭典也提出了相同看法,不過我和編輯都覺得還是用“妖蛾子”傳神,從字麵上看是一隻“妖裏妖氣”的“女蛾子”,跟我書裏的女一號趙文雯一樣,如果用“幺蛾子”,字麵看就是一隻蟲子了,還是隻小(幺)蟲子。
記:哈哈,所以你們就堅持了這個詞,沒想到還成了流行詞彙。
王:可見讀者比我們專家大爺要聰明有趣得多。
記:《都是妖蛾子》出版五年了,好像後來又出了本《還是妖蛾子》?
王:對,三年前世界杯那會兒。那時候給報社寫“妖蛾子球評”,一天一篇,整整寫了三十一天。那時也是博客盛行的時候,我每天在自己博客上老牛耕地般辛勤勞作,把日子裏那些特二的事都記下來,攢了好多,加上給報社寫的段子,就都結集成一本書了。當時也是為書名想破了頭,後來編輯想連續出版我的段子,就幹脆沿用“妖蛾子”這個詞,偷懶給起了個《還是妖蛾子》。
記:那是不是接下來的那本該叫《又是妖蛾子》或《就是妖蛾子》之類?
王:差不多吧,當時和編輯想好最後一本就叫《妖蛾子歸來》。不過後來因為一個書商把稿子拿去出版,換出版社換編輯了,就沒再用“妖蛾子”這名了,給改了個《十麵包袱》。
記:這次怎麼又回歸到“妖蛾子”上來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