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王都風雲 第十七章 自通經脈
第一卷 王都風雲 第十七章 自通經脈
麵對著這樣一本《總綱》,這簡直是拚圖遊戲,而且還沒有成圖做參考,誰也不知道正確答案,這讓張自強很是頭疼,可他又不敢大意,他一向認為隻要走對了路子,即便是起步稍晚,也要比別人先達終點。
所以他雖覺頭疼,也要開始發揚他的研究精神,研究本身就是要找出事物各種不同的規律,在平常事物中發現不平常,不放過任何的細節,他認真思考一天後,決定用統計學來解決這個問題。
根據他觀察,《總綱》與《通史》采用的是同一種語言格式,《通史》多達四百多萬字,也是排好順序的,所以張自強準備從《通史》上入手。起緊讓阿蜜莉亞托關係從學院內借用一本紙質書回來——這當然不是問題,拿幾套做好的習字板做交換很容易就讓學院同意——然後高價買了些紙,他先將《總綱》中的所有獸皮上的最後一個字分別寫到每張紙的頁首,然後拿起一頁紙就在《通史》上去尋找這張紙上的字,每在《通史》上發現一個,就將他後麵跟著的字抄寫下來,一旦發現後麵的字有相重複的,則在其後劃“正”字計數,以此類推,最後統計出每頁的最後一字後麵最大機率跟著的文字,發現有《總綱》,有一百一十多頁尾字後麵應當跟隨的字符概率竟然達到百分之九十以上。
再依此方法反過來,依據《總綱》的每頁最後一個字去《通史》之中,查找此字前麵的一個字符最大機率應該是哪個字,又解決了近七十頁的排序,餘下的幾十頁再去找機率排在第二第三的可能,經過多番比較,加上前後詞意的辨識,最主要的是,張自強根據了中國道教包含的思想不斷進行著調整,在他看來,這裏有所謂的金丹期,而中國道教也一直就有金丹大道的說法在,借助於道家思想,經過了十來天的努力,確定了自以為正確的頁碼排序方式。
接下來的斷句對張自強來說難度就不太大了,他中國古文基礎不錯,而中國古文字也是沒有標點的,其中大多使用語氣助詞斷句,再加上語氣助詞使用的頻率是最高的,依照這個原理,比較一下以前就統計好的常用字,他以自己排序的方式及斷句辦法,將《總綱》抄寫到紙上,並加好標點。於是,一本他認為最接近原文的《總綱》新鮮出爐!
他這種辦法看似簡單,其實是包含了很深的道理在內,這世界上的人都明白一個事,這《總綱》僅是入門的第一步,如果為了通讀全文而在這一步耽擱很長時間,這是一件很不合算的事,等到修為過了築基期八層,人人都認為是自己所理解的最適合自己,哪時誰還會回過頭來研究《總綱》,即便是有那些想為後代打算而通讀《總綱》之人,也不敢輕易地說自己理解就是對的,萬一不合適可是耽誤了孩子一輩子,這樣的例子太多了!加之這世上也有隻領會幾句就能煉到金丹的,所以《總綱》是人人要學,可是沒人去求全通!而張自強所用之法,包含了概率學在內,這世界最出色的成就是陣法,要求的是嚴謹,一絲一毫都不能出錯,概率學?有很大機率是對的,但也有少數機率是錯的,這不是害人嗎?
張自強得出了自認為接近原義的《總綱》,又經過幾天的閱讀發現,這本書叫《練氣總綱》其實不合理,它裏麵包括的內容,煉氣期隻占了很少的一部分,雖然各頁都有點到,或一句半句的,但那占據很大篇幅所描述的那玄之又玄的境界以及所述的修煉方法,他覺得這就是一部修煉總綱,金丹期修煉方法之後,竟然還有大大的篇幅,他甚至有總感覺,隻要是修煉對了方法,最大限度接近這方法創始人的原意,這部功法可以一直修煉下去!
張自強苦笑著搖了搖頭,沒學會走就想學會跑了,現在最主要的目的是盡快達到金丹期,盡快回家!
他收回思緒,再看看各頁點到的煉氣期方法,其總體思想就是通過各種不同的姿勢,使人關閉六識,由動入靜,心中不存一念,於似睡非睡、似醒非醒之間默查五髒六腑,以若有若無的意識引天地之間無所不在的靈氣,從人體的各個部位,經不同的路線進入丹田,最後在丹田中慢慢轉換存貯。
張自強雖然不懂中醫學,但通過影視作品,對於人體經脈之說還是有所了解的,經常有武俠片提到打通奇經八脈、打通了任督二脈即為一流高手,當年,他好奇任督二脈到底是什麼,還特意上百度查過,是以記得很清楚,而奇經八脈,當時他看到內容太多,大體看了看圖像,現在詳細的卻是記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