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大陸混戰 第二九一章 尼思謀攻
第四卷 大陸混戰 第二九一章 尼思謀攻
不管尼思如何心驚肉跳,事情走到現在這步,他已無退路可走了,在關閉征南領內傳送陣的事上,他差不多與特倫大帝撕破臉皮,如果他還是死守在領地之內的話,隻要北方戰事結束,特倫大帝一騰出手來,他就會飽受大帝的怒火!這是他所承受不起的怒火!
尼思又與北方三國簽了秘密協議,本身就置身於戰事之外的奧瑪帝國都參戰了,他如果毫無動靜,隻要北方三國公開協議,他征南王就得背負著賣國的罪名,那時特倫大帝收拾起他來,連理由都不用找。
不要懷疑北方三國會不會這麼幹,一旦確定他起不到作用之後,北方三國反手就會將他出賣,而且還會宣揚得天下盡知——能給特倫大帝在戰事正急時帶來麻煩,這棋子為什麼不用?再加之,艾爾王國的熱氣球與陣法槍,吸引力不是一般的大,絕對可以令人變得瘋狂。
所以雖然現在征南王尼思與艾爾王國之間實力已發生變化,但賭性每人都會有,他在想,艾爾王國不正與伯威克打得不可開交嗎?他們國少民寡,就是有熱氣球加陣法槍這黃金組合,也不能兩線開戰吧!
事到如今,由不得他不博一把了,進一步海闊天空,退一步萬劫不複!拚了!
尼思絕不是笨蛋,事實上能在眾多繼承人中脫穎而出的人,都不會笨到哪裏去,既然現在的形勢是不得不拚死一戰,那該準備的還得仔細準備。
首先,八十萬大軍不夠,他孤注一擲,封地完全不設防,連城衛軍都全部派上戰場,哪怕是做個靶子,消耗一下敵軍的物資也行。
為了調兵的方便,他將領地內的傳送陣也全部打開,現在北方戰事正急,特倫大帝的兩萬五千金丹修士全部派去前線,他再關傳送陣意義也不大了,而且,他賭特倫大帝不會傻到現在就來收拾他。
因此,他在此戰動用的戰力,將破天荒地達到一百一十萬,還有那運送物資的平民也有幾十萬,直接為這場戰爭服務的人員將多達兩百萬之巨。領地內的一切事物,都得為這場戰爭讓步,所有傳送陣現在也轉為軍用,領民們隻有在規定的時間內,才能使用傳送陣。
其次,他派征南王世子親自給特倫大帝送了一封信,信的內容無人知曉,而世子送完信後將在京都求學三年。
接著又給神廟回複,稱艾爾王國派人行刺在先,他此舉僅為報仇,為表示尊重神廟,接下來他宣布從狂風皇朝中獨立出來,自建山南公國——奴森山以南可是屬於艾爾王國的,就衝這個國名也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雖然他宣布從狂風皇朝獨立,但在狂風皇朝的邊境線上卻不設一兵一卒,特倫大帝對此事也不置一辭,反而是原本封地內受命於特倫大帝的力量,現在全聽尼思調派,這其中的意思,明眼人一看便知。
不過這樣一來,神廟就沒有理由再找他麻煩了。狂風皇朝是與艾爾王國簽了和約,還請你神廟做了公正,但現在我已不是狂風皇朝了,我是山南公國!那條約對我可沒有約束力。
因為聖女跟隨張自強進了奴森山,主神廟實力原本就弱,與各郡神廟之間的關係也沒理清,就是策封張自強為神廟聖騎士的事,也還得向各郡神廟詳加解釋呢。這種情況下,駐守主神廟的紫衣教士也不能強行出麵,隻能是默認了這個結果。
其三,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現在伯威克也是集全國之兵,欲報失地之仇,這就是尼思天然的盟友,他當然不會放過這種機會。尼思建國稱王之後,立馬派出使節團借道狂風皇朝的傳送陣趕往伯威克,雙方簽訂盟約,共同發起攻擊,承諾戰勝之後,伯威克的失地由其收回,雙方共享陣法槍與熱氣球。
其四,在奴森河下遊挑石填河,使奴森河的河道變窄,並築高台搭建投石機,又拉了七道鐵索封河,備足了黃油等易燃物資。
奴森河的下遊水量原本就大,如果河道變窄了,水流肯定更急,尼思知道的船隻都是靠船工劃槳前行,這樣一改,海船想進河道象以往那樣騷擾糧道,就相當困難了。而且那橫江的鐵索與黃油搭配,也不是吃素的。
他準備在鐵索上遊二十裏,用一個個密閉的木桶纏上鐵鏈,綁上巨石沉入河底,木桶排成幾排,再在其上鋪上木板,便是一座寬大堅實的浮橋!後勤通道無憂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