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問鼎天下 第三四一章 商討政體
第五卷 問鼎天下 第三四一章 商討政體
等洛蘭走後,凱琳向張自強問:“父王,現在我每日在羅西丁,庫拉斯行省就沒時間管了,格雷也降為郡守,庫拉斯行省總督之位不能久懸,父王覺得派何人合適?”
張自強聽罷心中默想,不單是庫拉斯行省,現在建國在即,不算神掌平原也有一百零二郡,以前的艾爾王國是四府一區,後來又劃出了庫拉斯行省,另新得伯威克的西部三行省,奴森山脈及海安山脈不算,領土總麵積也有五百多萬平方公裏,這相當於大半個中國!人口雖然隻有三千來萬,但按原來家族領地的管理方式顯然不行。
四府一區改為五個行省,再加上西部三行省、庫拉斯行省及神掌平原,總共十大行省,現在總督隻有四人,缺的不是一個兩個。
他這次奴森山之行,家族的私軍在調遣及指揮上也頗有不足,以後就是一國之兵,也不能再象管理家族私兵那樣,得大幅度加強兵部的權力。還有政務上也得規範,要做這些事首先就得有人,以前那種任人唯親的做法不可取,得按國家的形式管理,選拔人才任命官員,這都需要一整套製度。
張自強沒吃過豬肉也見過豬走路,華夏曆史上封建時期幾千年,一個個封建皇朝似有相同也略有差異,又有偉人建立新華夏,他本人就是生活在有華夏特色的政治體製之下,又處在信息爆炸的社會,西方各國的政體也在耳濡目染之下能說出個一二來,可供他選擇的太多了,可是無論他所知的哪種政體,都不能生搬硬套地拿到這裏來。
首先不能製用民主體製,這裏是皇權至上的社會,即便是艾爾王國以前也是六大世家共治,這裏沒有民主的土壤,人與人之間能力有差異,修為高的對社會的貢獻大,活的時間也長,學識自然不同,你能指望一個能活八百歲的金丹修士與一個隻能活兩百歲的平民談民主嗎?顯然這是不現實的。
他也不會去想什麼民主,好好的皇帝不當,非得鬧自己的革命,他不是吃多了?他要做的是督促手下製訂律法,保障各階層之人的人格平等就行。
其次絕對的獨裁也不行,如果也采用大陸通用的帝製,後代中不可避免的會出現昏君,難免也會走上亡國滅族這條道路,這樣的事例無論在大陸還是在華夏古代,曆朝曆代莫不如是,故而對君權也應有適當的製約,這樣國家至少會存在的久一些。
他知道華夏曆代皇朝的滅亡都與土地兼並有關,老百姓沒有土地耕種就隻能幫地主種地,稍稍遇上天災便餓殍滿地,如果有吃的,能活得下去,老百姓是不會造反的。
但這世界不同,這世界有麵樹的存在,而且也從來沒有什麼天災,鄉下的平民隻要有地方住,屋前屋後隨便栽上十幾株麵樹,一大家子的口糧也就有了,郡城內的糧食雖稍有不足,但隻要幫人做幾天工,賺的錢便足以養活自己,如果在郡城生活不下去,大不了去鄉下嘛。
歸根到底是這裏的土地產出大,土地的使用效率遠高於華夏,隻要人口沒有多到一定程度,吏治又清明,平民能夠生活得下去,便不會對統治階級有怨氣。
這個世界的平民容易遭統治階層忽略,原因是平民沒有武力,再多的煉氣期平民也打不過一個金丹修士,天生便有這樣的能力差異,平民哪怕是受盡剝削,隻要他們能有溫飽,便能默默忍受,不會發生暴亂。
大陸的國家,多亡於貴族內部的分裂,亡於別國之手,象張自強所創的炎黃家族,如果換由土生土長器神大陸之人來執掌,卡魯斯的王位就坐不安穩,在器神大陸中,統治階級需要提防的對象隻是有實力的貴族。
要想國家久存,就得想辦法從製度上限製貴族家族的壯大,現在大陸其他五國在這點上都控製得很好,他想法套用便是。另外還得防止王族內部分裂,那些一統大陸的強國,大多是這個原因才亡國,但炎黃家族因為有神掌平原,具有天然的優勢,隻要他好好設計一番,應可避免這種情況發生。
張自強思慮再三才緩緩對凱琳說:“還有兩個月就要建國,庫拉斯行省總督可先讓芬納特暫代,建國之後統一安排,你現在應考慮建國之後體製如何定,律法如何定,人才如何選拔,軍隊如何統管。”
凱琳聽到這個大問題便有茫無頭緒,讓她蕭規曹隨還行,但要製定一套完整的國家體係卻無能為力,於是微皺眉頭問:“父王可有好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