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彌天大謊 第四五六章 技術全書(1 / 2)

第七卷 彌天大謊 第四五六章 技術全書

第七卷 彌天大謊 第四五六章 技術全書

張家療養院不同於普通療養院那樣全是平房,而是采用三層的小住戶式設計,戶型很小,最寬也就兩百平米,就著地形高低錯落有致,最大限度裏減少破土平地的工程量,設計規劃中有三百二十棟這樣的小樓房,還包含有醫院、職工住宅等建築,體育、健身、飲食等商業設施一應俱全,讓張自強很是滿意。

療養院處於向陽村與風口鎮之間的地段,為了日後的擴建,張自強還多規劃了近兩百畝地,將療養院與向陽村連成一片,這些土地大部分屬於政府,他按照本地土地使用費標準逐年繳納,不占鎮裏半分便宜。

但屬於村民們那部分土地在按規劃轉讓時卻遇到了麻煩,不是他出的錢少村民們不肯,而是村民們都不肯收他的錢,用村裏人的話來說,現在吃住用的都是張家發的,日後各家各戶都會在療養院做事,張家出錢修療養院,隻是占他們些地而已,哪用得著收錢?

不過張自強還是堅持按標準給了,同時他也說了,日後各位在療養院裏做事自有規章製度約束,如果真有那偷奸耍滑之人,因觸犯規章製度被處理了,怕他再拿土地來說事,聽他這麼說,村裏人才將錢收下,不過村小學那閱覽室中,學習氣氛又濃了些。

張明禮對著規劃仔細算了筆帳,整個療養院連同設施設備在內,不算日後的擴展部分,共需資金三個多億,但是隻要療養院能住滿人,僅需兩年半就可以收回成本,就這,還是那醫院不打算賺錢的算法,難怪有人說在這老齡化社會裏,療養院開得好,是穩賺不賠的生意。

隻是張自強更看重的是社會效應,他根本不擔心生意會差,因為劉大彪一個中翔集團,在療養院還處於規劃階段時,就定下了二十棟小樓,並說過要長年租用,劉大彪又從商多年,政界與商界的朋友多如牛毛,稍加宣傳就可讓向陽村這療養院一樓難求。

可以說從建療養院開始,隻要黃奇能稍稍組織一下,在鎮裏上馬一些配套設施,風口鎮便再無閑人!更不用說日後療養院如果打出名氣後,可以為張家積聚起多大的人脈資源。

經過一場激烈的爭鬥摩擦,張自強終於將家中諸事理順,至此,他在風口鎮中聲望無量,就是縣裏丁美女也在跟他隔三差五的電話中,被他忽悠得言聽計從——他畢竟有著治理大國的經驗,看待問題的高度與丁美女天差地別,丁美女常能在他身上找到伯父丁國豪的影子,是以有問題便時常向他請教,關鍵是他給出的答案可操作性極強,人家不找他找誰?

張家諸事理順後張自強又撒手不管了,隻是這次興建療養院的投資在四明縣中都排得上號,沒有個得力的人監管是玩不轉的。

張家大院中幾乎每人都十分繁忙,張家兄弟中除了張自強學曆高些之外,其他人都沒讀過什麼書,張明德守著酒廠就夠他忙的了,張明禮又新接手大棚種植,而且日後還要擴大規模以供應療養院所需,他還分管張家後勤,張明智強於外聯公關,又有村支書的活要幹,三兄弟都忙不過來。

韓國忠自從大采購回來後,又被張自強安排他整理百科全書,包括王誌力在內見過識麵的老一輩全是韓國忠手下,眾人雖然不知道張自強要百科全書幹什麼,隻是見他十分重視,又都知道他的神秘,想來他或許另有他用,也都忙活開了。

張自強要的這個百科全書可不一般,他要求自工業革命開始,每一項新的技術都要搜集出其原理及相關的製造工藝,但對文藝性的、思想性的東西卻一概不要,這相當於是他憑一已之力,整理出一部完整的人類技術發展史,好在現在社會中的書籍全部有了電子版本,他們隻需搜集下載、歸類整理即可。

剛開始韓國忠接到這個任務時有些傻眼,但經過張自強的解釋之後,他還是愉快地接受了,在後來的工作中更是深深地愛上這一行,他感覺做這事很有意義。

在他的帶動下,首先加入他團隊的便是王誌力,後來諸位老一輩都整日無事,也慢慢養成閱讀習慣,老一輩中做這事隻是消遣,並不能給他幫上太多忙,但在張自強將以李淑芬夫婦為首的村小學眾人也劃進他這團隊之後,整理速度頓然加快。

招聘來的那百位年輕老師已經出了好幾對戀人,俗話說男女搭配幹活不累,小學到高中的課程本來就不多,他們整日做教學視頻也做熟了,特別是高中的課程,很多視頻在網上有現成的下載,也能滿足張自強的要求,速度當然很快。等他們完成高中的課程之後,李淑芬來問張自強,是否還要做大學的教學視頻,又該如何分專業,張自強也很是為難,在閑置了一個多月之後終於找準了方向,將他們全部劃入韓國忠的團隊中。

韓國忠的團隊變大了,他們查找起十九世紀以前的技術都非常輕鬆,可麵對二十世紀才出現的技術,即便是有著眾多的圖書館資源供他們查詢,這些人也感覺到相當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