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卷 器神傳說 第九九一章 自由國度
第13卷 器神傳說 第九九一章 自由國度
聖洛馬倫除了法律寬鬆外,還有一個很有特色的財稅製度,這也是曆史原因造成的。
自由戰爭時期,聯邦人由八大財團帶領下,與高高在上的聖域長時間大戰,在這段時期中,八大財團各有地盤及軍隊,因受聖域這股共同敵人的威脅而緊緊抱團,那時八大財團的重要首腦長期帶領軍隊在前線作戰,後方隻得聘任大量職業經理人管理,後來八大財團又為了能整合資源,才將這些職業經理人合並成立聯邦政府。
那時聯邦之民的貧富差距特別大,普通平民正是在生存都無法保障的情況下才跟隨八大財團與聖域抗爭,但八大財團以前是聖域統治民眾的工具,卻掌握著龐大財富。軍隊要開支、後方要搞基礎建設,可民間又收不上多少稅,就隻能一個辦法,八大財團出錢出物、老百姓出力搞建設,聯邦政府人員因受八大財團的聘請,又都是高級管理人員,得發不低的薪水!
八大財團贏得戰爭勝利後,經過多年的恢複建設,民有餘財,財團便提出由民眾改選政府,並製定稅製,統一征稅以養這些職業經理人。然而勝利後的財團也變得不齊心,為爭奪製定稅收政策的權力,互相窩裏鬥起來,最後反而是民眾受益,民眾在八大財團挑選出人員拉選票作承諾時,提出先由財團墊付政府開支,等聯邦政府官員的承諾兌現後再交稅。
此時一項有意思的財稅製度出現了,聯邦政府以前也是受八大財團供養,聯邦正常化後民生開支雖越來越多,但也不多供這一年吧,而且那時的平民大多是直接或間接在為財團服務。經過幾方磨合之後,財團同意墊付財政開支,不過確定了稅收比例,八大財團負責政府開支的一半,民間稅收負責另一半,財團之人不怕民眾不交稅,他們扣錢便是。
發展到現在,聯邦的老百姓已習慣於第二年才向聯邦政府繳納第一年的稅收,一旦當地官員在競選時的承諾沒有做到,經過智腦主控智能確認後,老百姓可以拒付!
現在新當選的聯邦官員很有意思,每月領不到半分薪水,凡是財團拔來的款都得用於預算好的政府開支,每到年尾時就四處奔波,指著政績向老百姓宣傳說:“瞧,這就是我們幹的!我們兌現了承諾,可以把稅交了嗎?”
當大多數老百姓認可後,智腦主控智能便確認該項承諾已兌現,餘下的老百姓不承認也沒關係,都是電子貨幣,智腦會自動扣除該人私帳上的信用點,如果該人帳戶上不夠,再查其家庭成員、直係親屬等。如果是一家子赤貧,這樣的人本就是免稅的,智腦根本不會扣錢!
故現今的聯邦官員是拿年薪,因曆史的原因,高級經理人的薪水本就很高,也連帶著使得現今聯邦官員的年薪很高。想想也是,聯邦總財政收入的一半——雖然不能完全收滿,但至少有四成財政總收入給了公職人員作薪水,能不高嗎?
隻是公職人員要拿滿這個錢很不容易,政府沒有辦公用的交通艇,要是自家連艘交通艇都買不起,還來競聘啥公職人員啊,去財團做幾年工先!要辦公跑項目,也是自個兒掏錢購能源燃料,人家財團的業務員也不報銷燃料費嘛!吃飯招待客人更是自個兒掏錢,什麼“三公”開支根本沒有,最終年底要做得不好,一旦收不上稅,鐵定賠錢!
眾口難調,在聖洛馬倫聯邦政府做公職人員,這碗飯不是那麼好吃的!
張自強沿路騎著千幻虎左顧右盼,看著街道兩旁隔著老遠瞧熱鬧的老百姓,聽著巴紮維斯文的介紹及費爾德的不斷訴苦,頓覺此行不虛,這種稅收製度值得研究!
按照聯邦的安排作完了秀,雖然聯邦的老百姓就象看稀奇動物一樣——很失禮,但張自強並不在意這些,他下午也沒有其他安排,便叫來海琳娜細問聯邦的管理框架:“海琳娜,聯邦的稅收製度是這麼個定法,每年如何保障軍隊、教育、重大基礎建設等開支?要是碰上災難,聯邦官員去哪裏找錢救災?”
海琳娜沒想到張自強會對這些事感興趣,她這些天很難找到機會,此時書房中僅有他們兩人在,見張自強就坐在旁邊的大沙發上,她故意走近幾步,微躬著腰答道:“其實聯邦主要官員沒有他們說的那麼難,他們這些高級管理人員都有相對穩定的圈子,每次選舉雖然會有新鮮血液加入,但大多數人還是原來圈子的人,稅收無論什麼時候收,資金總不會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