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過了匡裕山脈,那才算是真正進到了龍南州南境。
入了南境後,整個龍南州的地勢陡然平緩,無山無丘,隻有那萬裏良野,僅有的的一座大山也是立於那最南邊的南海之濱,叫做觀山。
這南方之境本是龍南州內最為富饒之地,四季如春,物產豐富。最為富饒之時甚至可以同半個富甲天下的豐常州相媲美。
可自從二十多年前的凡荒之戰後,此地遍地荒蕪,百廢待興。
到現在也不過是在傅家一些個旁支的帶領下,才有些為套近乎或膽大冒險之人敢來此地重興土木,搏命取利。
當年戰後,傅家為重建南境,共計安排了三條支脈南下,加上原有固守的兩脈共計五脈。將整個龍南州南境劃整為五,各責一方。而每脈也都誓將南境重歸繁華,因此百餘萬口皆是舉家遷徙,在北境不留餘路。
龍南州百姓也因此稱這九脈為南五脈,與傅家北境剩下的北四脈相庭抗理。不過這些多是百姓間的世坊閑談,至於真假估計也隻有傅家人自身才能分辨了。
根據何問憑億所繪的山水圖加上一路聽聞的閑雜語,陸承伍等人下一站前往的便就是那戰前後都固守南境的傅家泓脈所在羅武城。
羅武城,包羅千裏,一座真正的龍南州大城!
隻是從匡裕山脈南下,至到羅武城,期間距離也足有千裏。就算不停歇的話,那也要走上半月。
剛才在牯嶺鎮好好休整的幾人,經過一路上這麼些日子的磨礪配合,心態也都擺的很好。
心想也不過就是走走停停,畢竟一馬平川的南境走起來,總歸是比山深林高的北境走起來要便利多了。
所以路上也都歡聲笑語,樂趣繁多。
自陸承伍從呂嵒那學會了接拳,那也算是真正意義上跨進了門檻,成為了名勁師。
隻是用呂嵒的話來說,他這長氣階跟那尋常百姓中練武的相比也沒高上多少。無非也就是人家一拳之氣,你能出上兩拳,但說不得在這尋常對弈之中,人家勢大力沉的一拳就將你撂倒了,根本不用在乎你這一兩拳敗絮之威。
也不知是何時起,本來恬淡的陸承伍在這練拳上,好勝之心是愈來愈盛。越是他人說他拳法不行,他心裏越是想練好,當然是閉嘴練,嘴上是半句都不反駁。
所以當時聽到呂嵒如此說來,他自個就暗暗定了個決心。
等什麼時候能一氣接上一式三十二招了,甚至是二式六十四招,一定要回到那秀峰之巔,當麵打給呂嵒看看!
因此,這路上陸承伍每日打拳的時間更多,甚至都不讓王襲釵幫著守夜了。就自個日日練,夜夜練。
而早就可以一氣接二十餘招的王襲釵,看著這個傻頭傻腦的笨小子,跟之前一樣,沒有駁他麵子。隻是跟個害羞的小媳婦一樣,輕輕答應了一聲。
她看似每夜同李墨兒、徐雙刀二人一同入夢,實則是偷偷查看這陸承伍打拳狀況。等找到紕漏處,才放心睡去,待到第二日再想辦法說與他聽。
看到陸承伍勤勉如此,其餘人也都有意無意幫著陸承伍分擔起路上雜事,李墨兒負責起所有人的換洗縫補。徐雙刀也不辱徐大廚的名號,往往上頓還沒吃完就開始思量起下頓菜譜。而王襲釵也擔起食材補給之責,外加幫著陸承伍琢磨拳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