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留神十二(1)
隨著業務量的攀升,我花錢基本上不用看老板的臉色了,財務部自然成了經常光顧的地方,有時也能和張倩閑聊幾句。
“聽說你是從青海來的?”有一回,張倩給我做報銷單時,我坐在一旁,找話說。
“對,我父母是上海知青。”
“我說你的口音不倫不類呢。唉,你們青海是不是出門都得騎馬?”我不傻裝傻。
“哈哈----”她放下手中一大堆單子,眉毛微翹,雙眼立刻眯成一條縫,“還騎驢呢!我們住在西寧郊區,公路上跑的的全是車。”
在公司很久我沒怎麼敢仔細看她,今天終於有閑心打量張倩了。其實刷不是特漂亮,最迷人的是天生一副笑眼,鼻梁還特別直。據於仁說,這種人柔中帶剛,“來北京幾年了?過得還習慣嗎?”
“一年半了。”說著,張倩手中的單據已經做完了。她交給老會計審核,自己轉過身來,專心聽我講話。
“北京比西寧怎麼樣?”
“你走南闖北見多識廣,你說說看。”張倩又把球踢回來。
“北京太鬧了。”我說的是真心話,“早晨起來就滿街的人,你看現在空氣都汙染成什麼樣了,每次從外地回來就煩。”
“生在福中不知福,唱高調?”“真的。”為了這雙笑眼,我也不忍心撒謊。
“你知道外地有多少人削尖了腦袋想往北京鑽嗎?”張倩若有所思,“聽我媽說,當年知青們為了回北京、上海,還整死過人呢。”
“演繹?”這個詞我是從監獄裏學來的。
“那時的事咱們當然不理解,可就是現在也沒有誰不想來北京。”張倩幽幽地歎口氣,象在追憶著什麼。
“來了不也就那麼回事?”
“我發現好多北京人玩世不恭,優越感特別強,可嘴裏卻偏偏都不承認。好就是好,北京多棒啊!故宮、天壇、長城,我小時侯寫作文時就夢想能來一趟天安門。而且,北京經濟環境好,發展的機會也多。你去看看,每天都會有幾座大廈動工,每天都有不少新公司開業,這是充滿活力和希望的城市,將來北京會更好。”張倩居然熱情彭湃,指手畫腳,那架勢就象五四時期的女學生在談論革命救國。
“你比我這個當地人還稀罕這疙瘩那!”我心虛得厲害,又碰上個神主兒。
“當然,北京人素質最高。”
“瞎說!”這點絕不認同,高!犯壞的本事高。
“沒錯。幾百年來,全國的能人都往北京跑,無論是當官的還是做買賣的,沒兩下子能來得了北京嗎?所以北京人天生智商高,遺傳基因在那兒擺著呢。”張倩的確不是北京人,她要是知道當年的祥子們遠遠多過魯迅的事實就不會這麼想當然了。
“我們家可是逃荒來的。”我知道張倩是本科畢業,她肯定把自己當成魯迅了。祥子隻能找虎妞,我下定決心,千萬不能招惹她,當年的劉萍也是一肚子學問滿腦子野心。
“怪不得你那麼笨呢。”張倩坐正了身子,黑眼珠移到極細的眼角,嘴也向我這邊撇了撇。
“你怎麼不回上海?”我不想再跟她逗悶子,此時老會計快把我的單據審核完了。
“北京比上海好。”
“上海收入高哇。”
“北京學校多,有發展。我現在白天上班,晚上在人大上課,明年春天就能考研,將來去哪兒不行?”張倩越侃越興奮,似乎她能做女國務卿。
“小張,明年考研的事怎麼沒跟我說過?”老會計把單據扔過來,從眼鏡後麵瞄著我們。
“回來啦?”我終於在辦公室見到了於仁,這小子去武漢出差,有二十多天沒照麵了,“武漢的事怎麼樣?”“你跟我去一趟吧。”於仁攤在椅子裏,麵色疲憊,肚子都凹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