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開,然後纏上去,和他們耗。”
自B線“光榮撤離”後,原第二十八守備編區,現古古部迎來了第一場戰鬥,帝國開始主動攻擊,不過規模不大,一個大隊而已。
己方也放飛同等數目戰機,隻是戰術動作稍有保留,一方攻一方守,古古和他的小夥伴們才不會傻到犯例行錯誤。
由軍事主官親自指揮,原古古大隊和成熟新人混編的大隊迅速同敵交火,對方是帝國精銳,但不是皇家第一軍團那樣的珍稀種。
不追求戰績,不以殺傷為目標,盡量與敵纏綿……隻管拖到雙方收兵,不必幹得你死我掛,戰爭,也要講究方式方法。
一通混戰,沒有戰機被擊破,看起來兩方都很謹慎,這樣的中小規模戰鬥,在B、C線之間的空域不斷進行,全由帝國發起。
他們在試探,看能否找到突破口,以及如何找到突破口,仿效前例也許需要一個漫長周期,因為找準戰略定位的星聯很難啃動。
也許不用花費太久,星空變幻莫測,未來的事,誰又猜的透呢。
古古部和友鄰部隊的聯合作戰涇渭分明,其實C線條件遠不如B線,因為是後備,星聯自然不可能在此設立完善的軍情係統。
缺乏軍情係統加持,則沒法全麵掌控敵軍動向,有失必有得,占領B線的帝國軍隊同樣無法短期內在原B線後端建立相應設施。
雙方隻好依托母艦的艦載係統,星聯於C線前端各部隊連接處,緊急搭建了警戒節點,當然,臨時裝置功能受限,有比沒強。
一場暢快淋漓的大勝,帝國繳獲了許多軍備,帝國軍方遂將這些星聯軍備補充進己方編製,雖然兩個陣營兩種規製,互不兼容的問題也得到了精心解決。
進擊A線的行動失敗後,針對原中央衛戍部隊各種軍品,阿茲卡茲皇帝下令,除留用的研究部分外,要想方設法融合吸納。
早作布局有好處,費勁心思的帝國相關部門琢磨出了一些辦法,以便讓不兼容裝備融入己方體係,或改造,或單獨配置。
第二軍團第三軍團有福了,星聯的戰機啊母艦什麼的,用過都說好……關鍵是使用方法,這一點,帝國有心得喲。
“這樣的無意義戰鬥太被動,親愛的伊申,你認為,我們……不,星聯還能撐多久?”
“那要看,那邊究竟選擇哪一段動手。”
“我們已經喪失主動權,我想,雙方比拚的是耐心,我不覺得星聯有這個耐心。”
古古煩躁的來回踱步,這家夥耐心非常好,像低聲下氣啦,忍氣吞聲啦,委曲求全啦,搖尾乞憐啦之類,他幹起來是得心應手毫無心理障礙。
可是呢,連番的戰鬥根本不存在任何價值,卻不得不勉力堅持,對方意圖很明確,在戰鬥中發現或激發某類疏漏,然後加以利用。
一次次挑逗,純屬被動式的應對,讓每個星聯軍人倍覺憋屈,誰叫他們將戰爭主動權拱手讓了人,自己的翔,就得靠自個舔幹淨……
“I號過於陳舊,軍情係統大幅度落後現有主流,我們得到的隻是下發的常規情報,這些不足以支持戰事的分析,其他人也不會分享數據,這些都令我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