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貴妃娘娘在門外求見!”貴妃姐姐真是及時雨,想她時她便來了。
“讓她進來!”聽聞是貴妃,皇上的語氣總算有了幾分緩和。
“皇上萬安!”貴妃進來,福了福身。
“朕不安,朕一點都不安!”皇上仍是沒好氣地說道。
“皇上,可是為著西疆的戰事煩擾?”貴妃走到皇上身後,伸出雙手輕柔地替他捏了捏肩膀。
“你也聽說了。”皇上歎了口氣:“這西岐小國不知怎麼了,各自相安無事有什麼不好,非要來打仗。”
皇上雖然不在意黎民百姓的生死,卻很是在意由他統治的這片土地,是否少了方寸。
“皇上何處為難?不如說與臣妾聽聽,說不定一說出來,思路就理順了。”貴妃姐姐一向精明會說話,就算是左右了皇上的思想,也會說得像是皇上自己想出來的一樣。
“為難之處無非有二,一是不知派何人帶兵救援,二是不知從何處帶兵救援。”
“皇上莫急,咱們一條一條來。”貴妃娘娘將一杯茶水遞到皇上嘴邊,接著說道:“這帶兵的將領,皇上心中可有人選?”
“哼!兵部說了,近年來不養閑人,都是一個蘿卜一個坑兒,哪有人麼合適的人選。”皇上沒好氣地回答。
我連忙趁此機會插話:“皇上,微臣在茶莊時,茶莊有位姓公孫的公子,說是抗北軍統領公孫將軍的嫡子,還曾中過武狀元的。”
“哦,你說的是公孫北原吧。確實是個將才,原想著讓他去北原做個先鋒,以後接他爹的班,奈何這孩子好高騖遠,竟是想躋身朝堂。不過你這麼一提,我倒也覺得他是個不錯的人選。”皇上答道。
“皇上,這樣恐怕不妥吧。”貴妃姐姐卻在此時反駁。
“愛妃覺得有何不妥?”
“這公孫家,原就世代在北原坐擁二十萬大軍,威風得很。這公孫北原,聽聞更是武藝超群,機智過人。若是再讓他帶兵往西,到時候立了大功,班師回朝功高蓋主,到時候誰還壓得住他們公孫一門啊?”
“愛妃說的,倒也不無道理,那當如何?”
“臣妾覺得,讓他帶兵倒是也行,不過隻能做個副將先鋒,但是這兵權,萬不能放在他手中。”貴妃娘娘妙語連珠,起初我還有些不解其意,現下卻能理解她的用意了。
“也好,反正西疆守衛軍還有個統帥,雖是打了敗仗,讓他先戴罪立功也好。”皇上一邊說著一邊自顧自地點了點頭。
“皇上,微臣以為這樣也不妥。”正當他得意洋洋之時,我又插進話來。
“又有何處不妥。”
“皇上,若是真像方才貴妃娘娘說的那般,那公孫公子獨自帶著兵往西,誰知道會將士兵帶到何處去,到時候又一個副將叛逃,該如何是好。”我說著,又覺得這個理由有些牽強,故而繼續說道。
“況且那個西疆守衛軍的統領,連自己的副將都看不牢,首戰更是節節敗退,想來也是庸碌之輩,如何能統領大軍?又如何能讓那心高氣傲的公孫公子心服口服地聽命於他?”
皇上麵上十分不悅,但顯然也覺得我的話有幾分道理:“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到底教朕如何?”
沉默了片刻,貴妃姐姐朱唇輕啟,再次說道:“皇上此前,不是在準備南巡之事麼?”
“是啊,現下哪還有心情想什麼南巡之事?”皇上不難煩道。
“皇上,反正南郡那邊仍在鬧蝗災,不如就將南巡改為西巡。皇上同公孫公子一同前往西疆,這樣一來,既能防止公孫北原做什麼手腳,又可以振奮軍心,豈不是一舉兩得麼?”
“愛妃的意思,是讓朕禦駕親征?”皇上將一雙狹長的眼瞪得茶碗口一般圓,嚇得我在心中暗暗為貴妃姐姐捏了一把汗。此事虧了是由她嘴裏說出,若是在我嘴中,怕是此時命都沒了。
“皇上,名義上自然是禦駕親征,實際上皇上隻要微微震懾著那公孫北原,讓他不敢犯上作亂,此外您就遊山玩水,發號施令,等著三軍大勝,到時候皇上名聲大振,打了勝仗的功勞自然是皇上的,哪還有什麼人敢擁兵自重的?”
“愛妃說的,倒是很有幾分道理。”皇上點了點頭。
我這才舒了口氣,貴妃娘娘果然慧心妙舌,能言善辯,此事看來已是成了七八分。
“不過,還是再容朕仔細思量過後,再做打算。”皇上伸手,將貴妃攬入懷中,麵上顯然不再為此事憂心。
“皇上聖明,不管您要作何打算,臣妾都支持您!”貴妃姐姐這一句,更是哄得皇上笑逐顏開。
隻是可憐了門外的幾位大人,還在烈日之下等著聖上的答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