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意外的歸宿(1 / 2)

清晨的盛夏顯得格外炎熱,雖然隻是六點,但天空早已太陽高升。

此時張玉霞和老伴一起喝茶,簡陋的房間裏隻有些許糧油。老人今年八十二,而老伴李宏偉今年已過八十。他們與小兒子一起住,因為兄弟三人素來不合,故而親情缺失。連對老人基本的問候都成奢望,更別提闔家歡樂共享天倫之樂。這對於這對老人更是遙不可及……

老頭子,喝完茶你去山上的地裏收拾麥子。我去河那邊去看看能不能割麥子了。

好,你記得帶上泥鞋。過河的時候小心點,這幾日連日暴雨。

好,我知道了。放心,同樣的路走了六十多年了。

那也要小心……

老頭話音剛落,張玉霞便起身開始收拾東西。因為今天對於他們而言沒有什麼特別,但誰有曾知道這將是他們最後一餐。

張玉霞身體雖說有所不便,但因為子女個個對他們不滿。故而很多事情都有他們自己動手,而悲劇的發生或許間接性與子女有很大的關係。

此時的老頭放下茶杯,左右思量還是覺得不妥。於是便想著去勸阻老婆子,然而天未遂人願張玉霞還是堅持今天去河的另一邊去看看麥子。他們的對話似乎吵醒了孫子,小兒媳顧潔怒火衝天從房裏出來。

你們吵什麼,不知道孩子還在睡覺。現在吵醒了你們又不帶,竟會給我添麻煩,老不死的……

顧潔的這段話深深的紮在老人心裏,他們盡然連反駁的勇氣都沒有。人老了就誰也不愛了,不是添亂就是嘈人嫌棄。可這對老人又能如何,隻好悄悄的離開家裏……

小時候孩子怕父母,而父母老了怕孩子。這種情況或許不是偶然,更多的是現實與真實的經曆。

張玉霞和李宏偉兩人原本商議好的各自負責一片區域,然而李宏偉始終不放心,故而跟隨張玉霞一起去往河邊。

路人的行人看著這對老人,都會上前問候。哪怕隻是有口無心,老人都會感到些許溫暖。然而在家裏,兒媳和兒子的冷眼反而讓人心涼。

此時已是八點,老人艱難的走出了村子,然而這段常人隻用十分鍾的路,張玉霞和李宏偉卻用了一個小時。村民雖然不知道他們要去何處,但是都會勸解老人該回家享清福了何必那麼拚。

所謂家有孝子老年何憂,而這家情況卻恰恰相反。

兒不孝,兒媳不疼。老人的生活如夾縫中求生,兒媳隻要不罵老人就不錯了,拿來的孝順和贍養老人。

老人艱難的行走著,原本誰都以為這隻是普通的一段路。誰知他們一步步向死神走去……

老頭子,你放心我可以的。

沒事,我看你過河我再去。

那樣不是回來很晚了……

沒事,我就是不放心。

有什麼不放心的,真不懂你。

好了,我們走吧!

哎,人老了。家人也不喜歡了。

老伴,孩子壓力也大。我們多體諒,畢竟我們老了沒幾天日子了,能忍就忍忍說讓我們沒本事給他們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