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五 向上!(1 / 2)

一個星期後。

雲城整體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這種變化體現在各個方麵,首先是生活上。

雲天竹的“內勤局”每天都會派人去收集各種各樣的塑料和廢舊橡膠一類的舊世界遺物,以供雲天竹分解製造柴油等必要能源物資。

常寧也跟著“蹭”了這些收破爛的勞動力。

他像在藥鎮那樣,發布了“廢品回收標準”,但不同的是,這次再有提供合格廢品的人,常寧不會再給他食物了。

畢竟這本來就是雲城內勤局的日常本職工作。

靠這些兢兢業業的小蜜蜂,常寧每天都能收獲很多驚喜。

比在藥鎮收破爛的那段時間,獲取的有價值物資多了許多。

雲城的人畢竟是專業的。

常寧在雲城呆的第三天,整個雲城十七層到二十一層就基本通電了。

在荀鹿的幫助下,參考雲城建築之前的電路布局,他們布置了簡單的城內電線。

在兩台柴油發電機的驅動下,現在雲城夜間照明基不再消耗煤油和鯨油了,內勤局帶回來的破舊燈泡,變成一個個嶄新發亮的光源,出現在雲城的各個角落。

除了照明設施之外,常寧還收集到了幾台冰櫃。

這些冰櫃被他放置在十七層的魚類加工場內。

原本船隊捕獲一船魚後,運到十七層的魚類加工場,需要上百人同時進行加工工作。

他們挑揀出口味最好的魚類進行新鮮烹飪,供應最近幾天的食物。

口味差一些的魚類則會被製成魚幹,成為儲備糧食,在黑月以及其他暫時無法獲取食物的時間使用。

魚骨頭、內髒等無法食用的部分,則會被與野生食草動物的糞便、幹草、木屑等混合攪拌,成為十七層另一支柱產業——蘑菇種植的培養基。

這也就是常寧第一次來到雲城十七層,覺得氣味無法忍受的原因。魚類的腥臭和動物糞便的味道混合在一起,成為這一層味道的主基調。

好聞才怪了。

而常寧將冰櫃提供給魚類加工場後,加工場所需的人力明顯減少。

原本需要上百人加班加點處理的魚類,因為冰櫃的保鮮作用而變得不是那麼緊急。

在雲城之前的節奏裏,大概每五天左右會有一次魚類收獲。運輸到雲城當天,是魚類加工場最忙的時候,所有人幾乎要不停工作二十小時以上。

而其他的四天裏,這些人則基本處於空閑狀態。

他們有些會兼職在蘑菇種植園參加混合培養基的工作,大部分則幹脆閑四天。

這樣的人力分配很不合理。

有了冰櫃之後,魚類加工場隻需要五十個左右的勞動力,每天穩定工作八小時就可以了。

既減輕了工人的負擔,又節省了人力成本。

同樣被節省人力成本的,還有狩獵隊、升降梯值班組、情報局等等,整個雲城已經有接近四分之一的勞動力空餘了出來。

原本十五個壯漢輪流值班的升降梯,現在隻需要三個人分時段值班,啟動開關就可以了。

常寧甚至想直接把開關做到升降梯裏,這樣連值班的人都不需要。

不過考慮了一下這個時代大部分人的理解能力和知識水平,他最後還是決定保留值班組。

但這個升降梯值班組成了最清閑的活兒,隻需要幾個沒有什麼勞動能力的小姑娘就能搞定。

等於原先的大漢們全部得到了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