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文中的嘉欣,猜中了嗎?用了十天時間來寫完自己大學之前的故事,心裏頗有感觸。
記憶真的是很神奇的東西,以前信誓旦旦說對於自己的經曆再怎麼樣還是會記得的,後來發現,當年那麼刻骨銘心的離別之痛,到現在隻是偶爾會想起來,知道它會忘又不敢忘,是一種怎樣的矛盾心理。
親眼看著在我能記事後照顧自己幾個月的外婆的母親,也就是我的祖母在幾年前去世,然後是外公。我發現對他們的記憶都漸漸地淡了,包括像外公以前的教導啊、關愛啊,還有一些無私的付出,現在也就隻能摸個影子,忘了緣由。我的母親、以及小蘭的原型,常常和我說起她們以前的苦日子,和在那個苦日子裏一直堅持著的劉家人,或許這是那個年代很多人的真實寫照,所以對於人物性格也好,事件也好,該是什麼樣,我就寫成了什麼樣,我覺得這樣最真實。
開這篇文其實是因為舍友大半夜不睡覺,被逼無奈我得等她們睡了我才能睡的著,所以寫這個來打發時間。老師前不久跟我們講過自傳體,試著給這個故事寫了個一千字的大綱,覺得還不錯,於是想通過這樣的視角側麵紀念我的生活,說不定若幹年年後看到這篇文,還能想起來:“哦,原來當年還有這件事情是被現在的我忘了的啊。”
上帝為你關上門的同時,會為你打開一扇窗。或許是家庭的特殊性,讓我現在有了很強的獨立性,和一些實幹的才華。像我的父親,圓滑處世後來過得還算成功,潛移默化受到他的影響,我的社交技能也還不錯,我的母親呢,則是從小教導我好好學習,不要像她初中那樣無所事事最終後悔,我的外公呢,始終作為啟明星一樣的人,讓我遇到再大的困難也能淡然處之。
常樂的原型就是姓“劉”。我覺得是“俯首甘為孺子牛”的那頭牛,在劉家他是很有主見的人,但該讓的事還是交給我外婆掌管,比如工資······(對不起跑題了)他的人生確實像挽聯裏說的:“辛苦了一輩子,養活了一家子”。在三個孩子都安穩之後,原本該是他享福的時候,卻長辭於人世。許是天意弄人吧,這都不重要了。
寫文以來看著每天增加的那一張張推薦票,我會在電腦上查看這些人的昵稱,手機客戶端看不到誒。謝謝你們的支持,通過網絡把這個故事分享出來,感覺很奇妙,寫得好寫的壞也不會有親戚知道,就連舍友我都不會讓她們看。佛係寫文,原本隻想一天一更的,後來看到還是有人願意看下去的,便非常努力地擠出時間來追更,或許這也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情,畢竟如果是寫論文那真的很難擠出一點東西的啊,看著十天磨出來的5萬字,心中還充滿成就感。
話說這麼多,我也不知道我在寫什麼了,現在是23.54舍友也準備睡了,那我也睡啦,晚安~
後期如果開新文的話,估計也是按著我稀奇古怪的想法來,跟風寫作沒什麼意思,我其實現實也是一個喜歡天馬行空想象的人,寫自由文體我太喜歡了,然後···嗯···那就這樣結束吧,謝謝各位~
{以上是我在另一個軟件上首發的內容}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