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奇遇(1 / 2)

李世民年少時,曾與伴當一起到關外遊曆,在人跡罕至的地方獲得一顆奇石,其石色呈灰白,形狀若壽桃,拳頭般大小;其上散布著紅橙黃綠青藍紫七顆寶石,成北鬥七星樣子分布,李世民視若珍寶,從不與人觀看。

遊曆結束,李世民自關外入關時恰遇隋煬帝楊廣被突撅人圍困在雁門關,情勢岌岌可危。

李世民見狀,便在當地應召參軍,負責招募義兵的雲定興見李世民麵貌奇偉,問他的姓名籍貫,方知是太原留守李淵的次子,便把他另眼相看。

李世民當時雖然年幼,卻不負雲定興期望,參軍以後,用疑兵計大敗突撅,解了雁門關之圍,救得隋煬帝楊廣順利返還東都。

李世民雖有此功,卻未得到朝廷封賞,一直在雲定興軍中做個閑職;後來,李世民見楊廣荒淫無道,百姓困苦,心中痛苦萬分,對隋朝逐漸失去期望。於是他辭了雲定興,回到太原家中,時時留意天下豪傑,傾心結交,靜待時機。

隋朝末年,全國各地不堪楊廣暴政,紛紛起義反抗。李世民經過一段時間的積聚,身邊頗有將才,便也想趁機舉事,無奈李淵無意與此。事有湊巧,因李密起義牽連,李密的親家劉文靜被下獄,不日即將砍頭;偏這劉文靜是李世民極想結交的人,情急之下,李世民便指使裴寂在楊廣的行宮晉陽宮中設宴款待李淵,因這李淵兼著晉陽宮的正宮監,而裴寂是晉陽宮的副宮監,副職請正職喝酒再正常不過;而晉陽宮也是李淵的工作場所,時常也有出入,況且,李淵和裴寂是多年好友,於是李淵不設防備,欣然赴宴。席間,裴寂頻頻舉杯勸酒,專挑一些同心話說,有道是酒逢知己千杯少,說到痛快處,李淵是酒到杯幹,喝的是酣暢無比。不多時李淵便喝的爛醉,裴寂雖然也喝的不少,可他是有心算無心,趁李淵不注意的時候,便都吐在痰盂裏,因此,這倆人一起喝酒,一個越喝越醉,一個卻越喝越清醒。

酒到酣處,簾籠輕卷,兩位花骨朵一般鮮嫩的美人,十七八的年紀,個頭一般高大,身材一般的苗條,一眼望去,好一對雙胞胎,笑盈盈的走過來圍坐在李淵左右,斜倚在李淵身上。

李淵肚子裏裝滿了美酒,醉態朦朧,手心裏攥緊了溫玉,任你是鐵打的心腸,這時也該融化了;兩位美人又舉杯勸酒,李淵一邊飲酒一邊看著美人,心裏的瘙癢再也抑製不住,起身挽著美人竟直入寢宮去了。

次日天亮,李淵起身,問明了美人身份,直驚出了一身的冷汗。原來,這兩位美人隸屬晉陽宮,是專門為楊廣挑選的美人,如今李淵在晉陽宮讓楊廣的美人侍寢,一旦傳出去,那可是殺頭的大罪過。正慌亂間,裴寂、李世民、劉文靜攜手突然闖入,衝著尚未起身的李淵施了禮,於床前站定,開始細陳天下局勢,言說楊廣無道,黎民百姓流離,各地起義者不可勝數;值此天下將亂之時,何不起兵舉事,成就一番事業。

事情到這個地步,李淵無奈之下也隻能認可。幾人商議已定,隨即發兵東進,一路凱歌高奏,直到路遇隋朝將領宋老生前來鎮壓。

屆時李淵軍隊糧草將盡,且連日下雨,道路泥濘,不便行軍。而數日前派出往太原運糧的人還沒消息,李淵自覺此次師出無名,勝算不大;怕事有不成時,性命難保,便萌生了退軍的想法。

而李世民卻力勸李淵進軍,其間聲淚俱下,以父子之情慢慢打消了李淵退兵的主意,恰巧這時運糧官來到,天氣也晴朗起來。李淵便下令行軍,李世民做先鋒,一舉擊破宋老生,奠定了唐朝根基。

李世民做皇帝後,重用賢臣,虛心納諫,修建淩煙閣,紀念為唐朝建功立業的二十四名將領;他體恤百姓,減免稅賦,實現休養生息,開創貞觀之治;對外開疆拓土,剿滅東突厥,設立安西四鎮;派遣聖僧往西方求取真經,大力發展佛教文化。如此種種,在曆朝皇帝中,實屬罕見。可李世民晚年時,常愁眉緊鎖,終日悶悶不樂,似有不如意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