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之間有生生不息的元氣,是一些細微的顆粒。我們看不到,卻能感知到。這就是修道之人所謂的靈氣。修道者以身體為爐鼎,將天地之氣納於體內,可以憑借自己感知天地的規律,進而化腐朽為神奇,驅動天地之道。你不妨閉上眼睛感知一下,看看能不能感知到天地之間的氣息?”飛雲子食指按住陳雲生的後背,渡過一絲靈元。
陳雲生感到四肢百骸被一股氣流帶動著,向一個方向運轉。他眯起眼睛,努力冥想著天地之間的飛花落葉,日沉月升。
過了半晌,他睜開眼睛,怯生生地說道:“我感覺到了。天地之間的氣息並不均勻,和昨晚吃的那碗臘肉蘑菇燙一樣。臘肉鹹,蘑菇淡,湯卻不鹹不淡。”
“這個比喻很妙。”飛雲子冷峻的臉上閃出一絲笑容,接著說道:“為師這有一本斂氣訣,是一門可深可淺的練氣法門。說它深是因為這本法訣一直可以助你凝結元嬰,說它淺是因為初入仙門的修行者即可修煉,隻要具有金靈根即可。”
陳雲生從飛雲子手中接過一本黃色書皮的舊書,區區幾十頁,加起來也就幾萬字,他年紀還小,認不得字,飛雲子就一個字一個字的開始教他。
幾日過去,陳雲生的斂氣訣練已經有模有樣了。對不需要飛雲子渡靈元,他便可以感到天地之間的靈氣。自此之後,他仿佛進入了一個新的世界,眼中的世界開始變得陌生起來。閉上眼,腦海中會根據靈氣的濃淡程度,呈現出一副明暗鄉間的光影世界。飛雲子把這個世界叫做識海。
一個月之後。
陳雲生隨著一縷朝霞,吐納完畢,起身麵見飛雲子。發現師父身旁放著一柄歪歪扭扭的竹刀,個頭很短,很像在家裏時的玩具。
飛雲子抄起竹刀,帶著陳雲生來到洞外。迎著淩冽的暮秋之風,兩人來到山崖之前。指著一塊突起的岩石,飛雲子說道:“今日教你刀法。”
他手握竹刀,眼光凝煉,驟然發力。竹刀劈風而去,如同切豆腐一樣,深深沒入岩石。輕輕將竹刀取出,丟給一旁目瞪口呆的陳雲生,飛雲子大喇喇地說道:“每日過午來此地練刀。什麼時候和我一樣了,什麼時候來找我。我要閉關一段時日。”
陳雲生拾起竹刀,看到刀尖雖然不鋒利,可絲毫沒有變鈍。他有摸了摸岩石上的刀痕,蹙眉說道:“竹刀怎麼能刺入山石?請師父指教。”
飛雲子指著陳雲生的丹田說道:“斂氣訣的妙用要靠自己去頓悟,我若道破便少了一層磨練,反而不妙。”說罷也不理陳雲生是否明白,大袖一揮,隱入山洞之內。
陳雲生隻感到天空無比遼闊,可山巔上的自己卻格外孤獨。原以為拜師之後會多一種溫暖,可飛雲子老竹一般彌辣堅韌的性格,卻令這個孩童頗為感傷。
他握住手中的竹刀,用力向山壁刺去。那道堅硬的屏障將他刺出的力道盡數返回,一陣輕微的骨骼摩擦聲,陳雲生感到手腕有些酸痛。
堅韌如同一種病毒,流淌在這個孩子的血液之中,這是一柄雙刃劍,帶來無上好處的同時,也常常陷他於危險的境地。
月光清淡,陳雲生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山洞。用左手撫摸著潮濕的洞壁回到自己的洞穴,安靜地躺在石床之上。右手從指節到手腕,就連膀臂一片火辣辣的疼痛。堅韌令他付出了不小的代價,今日他一共刺出一千刀,每刀都用盡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