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2 / 2)

顧清寧和顧澤慕都愣住了,沒想到陶氏竟然是因為這樣的原因才哭的。

上輩子的奉長寧與蕭胤都是自幼喪母,兩人從未感受過母愛,雖說貴為帝後,但心中一直是有著一種缺失的,然而陶氏卻補上了這種缺失。

陶氏性子軟弱,愛哭,但她也溫柔寬厚,她真心地疼愛著兩個孩子,哪怕不是自己親生孩子的顧澤慕,也不曾有過半分忽視,她竭盡自己所能地做到了一個母親應該做的事情。

她不像大嫂那般身份高貴行事果決,是孩子的榜樣,也不像二嫂那樣才華橫溢,能教導孩子,但她每日都挖空心思給兩個孩子做點心,親自給他們縫製貼身的衣物,用自己並不擅長的文墨,一點一滴記錄下孩子成長的過程。

哪怕顧澤慕不承認,但他還是在陶氏潤物細無聲的關心中,慢慢地接受了她。而顧清寧肯破廉恥地撒橋,說好聽的話哄她開心,也是因為她將對方真的當成了母親。

顧清寧慢慢地走到了陶氏身邊,將手搭在她的膝蓋上,認真地道:“您是世界上最好的娘親。”

顧澤慕猶豫了一下,也說道:“您不用自責,就如同您想保護我們一般,我們也想保護娘。”

他話音剛落,陶氏便愣住了,她嘴唇有些顫抖:“澤慕,你……你剛剛叫我、叫我什麼?”

顧澤慕抿了抿唇,終於還是將那聲稱呼叫出了口:“娘。”

陶氏拿帕子捂住嘴,眼淚又落了下來,隻是這回,卻是開心的淚水。

顧澤慕從小就不說話,陶氏曾經還一度擔心他是不是燒傻了,後來發現他並不傻,甚至比別的孩子還要聰明,也不是不會說話,隻是不愛說,這才放下心來。顧澤慕從未叫過她娘,陶氏私下裏其實是有些沮喪和委屈的,卻從未在顧澤慕麵前表露過,還想了一堆理由替他開脫,甚至對他更好。

陶氏本以為自己慢慢接受了這個事實,然而在聽到顧澤慕叫她娘的時候,她還是不爭氣地哭了,仿佛自己的付出終於得到了回報,長久以來的那一點點委屈爆發出來,卻又最終化成了喜悅。

顧清寧在心裏歎了口氣,無奈地看了一眼顧澤慕,原本是讓他來幫忙的,結果,這算不算越幫越忙?

而被陶氏摟在懷裏的顧澤慕也很無奈,原本陶氏雖然對他好,但因為他的態度,始終有一些克製,如今因為這一聲“娘”,仿佛放開了閘一般,要將這幾年積攢的母愛全部傾瀉下來。顧澤慕很想拒絕,但看著陶氏臉上那滿足的笑容,還有依然掛在腮上的淚珠,還是默默地接受了,僵硬地任由她將自己摟住。

好在陶氏慢慢地穩住了情緒,她看著兩個孩子,卻忍不住回想起了自己的前半生。

她自幼父母雙亡,寄養在叔父家中,叔父一家都對她很好,但畢竟是寄人籬下,且陶氏生性敏感,久而久之便養成了自卑軟弱的性子,她不敢去爭取,凡事逆來順受,怎麼看都像是個被人欺負到死的小可憐。

隻是後來她嫁給了顧永翰,威國公府又是這般和睦,陶氏也慢慢地開始努力,想要配得上這樣好的家人,可是這一次發生的事情卻讓她意識到了,她以為自己漸漸適應了豪門貴胄的生活,她學習禮儀,跟上貴女們的話題,但這一切其實都是依靠別人得來的。

依靠著顧永翰用命掙回來的誥命,依靠著母親和嫂子們對她明裏暗裏的維護,依靠著元嘉長公主的友情對她的保護。可是除去這些,她骨子裏依然是那個懦弱膽小的陶玉娘。

這讓陶氏覺得羞愧,也暗暗下了決心,她要改變自己的性子,要真正成為可以給孩子遮風避雨的大樹,這樣才不辜負老天給自己這樣的好命。

就在母子三人溫馨相處的時候,柳氏走了進來,看到陶氏臉上還掛著淚,頓時嚇了一跳:“怎麼了?可是發生了什麼事?”

陶氏不好意思地搖搖頭。

柳氏見他們神情都還好,並不像是受了什麼委屈,也放下心來,說道:“明日行空大師講經,恐怕與那羅氏是避不開了,你便跟在我身邊,有什麼事我替你擋著。”

陶氏正想答應下來,忽然想起了自己的決心,她聲音柔弱卻堅定地拒絕了:“謝謝二嫂,但這一次我想自己麵對。”

柳氏愣住了,她忽然覺得,這個如同小白兔一般軟弱可欺的弟妹身上,仿佛發生了某種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