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如嫣與艾克森會麵地點依然是在香港。美國中央情報局專家整理出柳如嫣提供的錄音資料後,艾克森立刻作出約見柳如嫣的決定。他對柳如嫣的情報搜集能力佩服之至,即使他曾經最得意的“劍魚”組織也無法與她相比。
“錢已經存入你的瑞士銀行賬戶。”這是艾克森見到柳如嫣後的第一句話。他永遠是一身不合體的西服,看上去像個不修邊幅的數學老師。
“謝謝。”柳如嫣落落大方。
“我想知道你這次交給我的錄音資料的來源。”艾克森說。柳如嫣交給他的錄音資料聲音是經過處理的,凡是涉及可能證明談話人身份的地方都進行了遮蓋處理,無法分析出消息的來源。
“這不合規矩。”柳如嫣攏了攏自己的波浪長發。
“我知道這不合規矩,但是確定消息的來源,對判斷這情報的可信度非常重要。”艾克森說。
“是嗎?說說看,重要到什麼程度?”
艾克森知道柳如嫣是在試探他的底牌,但是為了換取情報的來源,他不得不如實相告。
艾克森介紹說,這關係到中國新型核潛艇內部是否真的已經應用了“高溫氣冷核反應堆技術”。高溫氣冷核反應堆的理論最早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由蘇聯提出,六十年代後期曾經專門就此技術展開討論,但是在當時研製這樣的反應堆確實有很大技術風險,主要瓶頸在於堆體對材料的力學強度和堆內反應控製要求特別高,對堆內反應溫度的掌握稍有不慎就會造成爆炸。當時蘇聯雖然沒有上馬這一項目,但是並沒有放棄對這一技術的研究,每年都專門撥款。八十年代,在材料力學有了很大發展之後,蘇聯將研製高溫氣冷核反應堆列入正式計劃。1986年第一台模型出台。但是,就在其準備正式上馬研製此堆的時候,蘇聯解體,此後這個項目就擱置了起來。
“這是美國民主的勝利,不是很好嗎?”柳如嫣笑。
“本來美國是有機會接過蘇聯的接力棒使用這一技術的。”艾克森說,“1993年,曾經獲得過蘇聯‘二級功勳’獎章的卡薩巴連科叛逃到美國,他攜帶有關於高溫氣冷核反應堆的重要核心機密並期望以此獲得美國國籍。但是卡薩巴連科本人生活比較放蕩,到美國的時候還吸毒,導致美國沒有重用此人。蘇聯解體後,中國的許多軍品研製在九十年代取得進展,很大程度上歸功於引進了大量蘇聯專家。”
“這其中自然少不了研製高溫氣冷核反應堆方麵的專家。”柳如嫣說,“所以中國在高溫氣冷核反應堆研製方麵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你絲毫沒有理由感到驚奇。”
“根據你提供的情報,”艾克森說,“中國新型核潛艇噪音在105~110分貝之間,水下正常航速提高到35~45節,這種潛艇的綜合實力已經足以對抗美國海軍‘洛杉磯’改進型,在噪音、攻擊範圍和自動化性能上,仍然比美國海軍的‘海狼’和‘弗吉尼亞’落後,但中國新型核潛艇具有的航速和深潛能力,已經領先於美國核潛艇。”
“其實,你已經知道我給你的情報是真實的,你隻是想再證實一下而已。”柳如嫣笑。
“是的,這對我非常重要。”艾克森說。
“我無法告訴你確切的情報來源。”柳如嫣說,“但我可以告訴你,這情報來自潛艇研製的最核心成員。”情報來源就是她的銀行,傻瓜才會告訴買家。
艾克森點點頭,柳如嫣不說,他也無法強求。
“我需要中國新型核潛艇更詳細的資料,這對於我們十分重要。”艾克森說。
“那需要冒很大風險。”柳如嫣如此強調的目的是想趁機敲他一筆竹杠。情報戰也是商戰,能敲不敲是傻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