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咫尺天涯(1)(1 / 2)

南津市女市長唐心玫初次遇見蕭烈,隻瞥見蕭烈四分之一的背影,還是偶然通過門縫看到的。在她的印象中,對麵的那套房子原來住的是一對老人。

“我們有新鄰居啦?”吃早飯時,唐心玫問女兒許曉雨。

“剛搬來的,是我同學。”

“你同學?”

“他叫蕭灑,是個男生。從北京轉來的。”

“蕭灑?這個名字挺有意思。”

這時有人敲門。唐心玫看見門外站著一個清爽的小男生。

“阿姨好!我是許曉雨的同學,我們約好一起上學。許曉雨在嗎?”小男生禮貌地說。

“在!”唐心玫還沒來得及回話,許曉雨嘴裏叼著麵包,一邊背書包,一邊躥出來。

“今天走這麼早?”唐心玫問女兒。

“我們要走路去學校。”許曉雨答。

“走路去?為什麼?”唐心玫不解。

“減肥啊!媽媽再見!”許曉雨丟下一臉驚愕的母親,跑下樓去。

唐心玫不是很漂亮的那種女人,但作為市長,她恐怕是全國最漂亮的女市長啦。她皮膚白皙,喜歡穿職業套裝,時刻給人以端莊嚴肅的女強人感覺。但這隻是外表,唐心玫心中的苦,隻有她自己知道。如果有可能,她更願意成為一個被人嗬護的小女人。

十二年前,丈夫因犯間諜罪被捕入獄,徹底打破了唐心玫平靜的生活,她不得不獨自一人帶著女兒離開北京,來到這個沒有人知道她傷心過去的南津市。這些年,唐心玫從市長助理,到副市長,再到市長,她埋頭苦幹,希望用工作衝淡她的痛苦記憶。沒想到,那段記憶又被香港《亞洲經濟周刊》一個女記者的采訪重新勾起。

這位女記者叫秦嘉珍,她拿著中國女市長協會宣傳部的推薦信來到南津市,並帶來了該協會秘書長的口信。唐心玫一般很少接受南津市以外媒體的采訪,因為她深知媒體的經營之道。有些媒體為了擴大發行量,經常斷章取義,製造新聞,隨意“剪輯”被采訪者的原話,導致歪曲了原意。被采訪者常常有苦難言。那些話都是你說的,你總不能要求人家全文照登你的原話吧,至於怎麼“剪輯”,那就是記者的事了。本市的記者一般不敢亂來,外地的記者,特別是境外的記者,你就拿他沒辦法了,所以才有“防火防盜防記者”一說。

如果這位秦嘉珍隻是拿著女市長協會宣傳部的推薦信,唐心玫就會像往常一樣拒絕采訪,但是秦嘉珍帶來了秘書長的口信,就讓她不好拒絕了。秘書長的麵子還是要給的。

采訪是在唐心玫的辦公室內進行的。這位記者很敬業,采訪提綱就有好幾頁,一上來就提到了唐心玫從北京來南津市的原因。唐心玫毫不客氣地打斷她:“我們還是先定一個原則,此次采訪,隻談工作,不談隱私。”

秦嘉珍很乖,馬上表示尊重唐市長的意見。

“您剛從北京來到南津當市長助理時,有人在背後說三道四,說你是個‘空降兵’,甚至有人對此表示不屑。但是兩年後,那些流言蜚語漸漸消失了,你認為,這是什麼原因?”秦嘉珍問。

唐心玫笑笑:“說實話,別人在背後說我什麼,我並不知道。至於為什麼不說了,我也不知道。可能是他們說累了吧。”

“我看到一個材料,說是你提出的‘零資租賃’方案,解決了困擾南津多年的國有企業停工、工人下崗問題,也使這些人看到了你比家庭背景更顯著的才華。這個‘零資租賃’方案,是什麼內容?”

“所謂‘零資租賃’方案,就是將國有企業的廠房、設備無償租賃給有實力、有市場的企業,條件隻有一個:必須雇用原廠半數以上工人。這個方案最初曾被人指責為‘國有資產流失’,但我認為:國有資產雖然損失了租金,但是可以從稅收方麵得到補償,最重要的是眾多擁有熟練技能的工人不用‘下崗’再就業。同時,我將‘國有資產流失論’比喻為‘冰棍理論’,意思是,這個理論可以容忍‘國有資產的冰棍’鏽掉、爛掉、化掉,卻不允許有人‘咬’一口。”

“材料上說,你的方案最終被當時的市長郝邁采用。‘零資租賃’方案實施五年,為南津引進了一大批優秀的企業,使南津的稅收大幅度增加,工人就業率在全省名列前茅,你也順理成章地被任命為主管工業的副市長。”

“這也不是什麼順理成章,隻是大家覺得我還能幹點事而已。”

“你就任副市長後,向市委提出的第一項建議就是終止‘零資租賃’方案,改‘租’為‘賣’,讓很多人瞠目結舌。你當時是怎麼想的?”

“為了城市的發展。將工廠設備以‘無息貸款’形式優先賣給原承租人,但條件是買受人必須在市政府指定的工業區建成價值大於‘無息貸款’總額的新廠房,並以此作為‘無息貸款’的抵押。我之所以要這樣做,是因為‘零資租賃’方案由於產權的原因,限製了企業的技術改造和設備投資,必將製約企業的後續發展。將企業設備優先賣給原承租人,並指定工業園區建廠,就是要通過這些企業家將老企業中沒用的設備賣掉,添置新設備,已經有了資金積累的承租人肯定會加大工廠設備投入。‘無息貸款’可以減輕工廠經營者的資金壓力,以新廠房作為抵押,目的是要將這些企業永遠留在南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