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不占人和。就連跟隨你多年的心腹鐵杆都已經反了,你還能指望小美管理層同意接納你的董事安排?”
程累掰著手指,一一分析給黃曉美聽。她的每一句話都像利刃一般,擊中他的要害。
黃曉美不禁有些失望無措:“那難道我就隻能在這兒,任由陳晟為所欲為,把小美從我手中一點一點地蠶食奪去嗎?”
“嗬,”程累微微一笑,語帶雙關,“陳晟臥薪嚐膽,幾年都等了,你還等不了幾個月麼?”
黃曉美的反應何其靈敏,立即追問道:“你的意思是?”
“先把你的天時、地利、人和都找回來!”
“怎麼找?”
“立刻委托你的律師成為你的全權代言人,以找回你的‘眼耳喉舌’功能。”
黃曉美精神一振:“這是地利。”
程累點點頭,又說:“小美之爭,也是一場輿論之爭。根據中國人的傳統觀念,你是小美的創始人、大股東。理所當然,你才是小美真正的主人。相反的,陳晟是一個掠奪者,一個背信棄義的無恥小人。這對你來說,你是占足上風的。”
“輿論攻心?”經她一提醒,黃曉美馬上醒悟過來,“利用輿論的力量把小美之爭變成一場人心與道德的交鋒。”
“嗯。這可以誤導大眾的思想。其結果,並不強調爭取民意,但是很顯然,其可以影響當事人和相關投資者的判斷,進而影響到他們的行動。”
“有道理!”
“所以,”程累瞥了黃曉美一眼,特意提醒他,“你必須示弱、蟄伏、打感情牌,爭取獲得大多數人的同情。”
黃曉美不由得蹙緊了眉頭。
示弱、蟄伏、打感情牌、獲得別人的同情……這些字眼,從來沒有在他這個“教父”的字典裏出現過。一時之間,他怎能接受?
他沉默著,想了想,又問:“這是人和,那天時呢?天時是什麼?”
程累淡淡一笑,望著他,一字一句地說道:“你的天時,就是杜靈!”
2009年11月,黃曉美案結束調查,進入司法程序。
黃曉美恢複了訪客自由,他立即通過律師,頻頻向外發布消息,對外界盛傳的“倒黃論”與陳晟的“三把火”表示強烈的不滿與譴責。
2010年3月19日,小美年會晚宴上,黃曉美的代表宣讀了一封由黃曉美親筆寫給公司全體員工的信,其中充滿感情的話讓所有人都為之動容。
2010年3月20日,晚上8點40分,北京,陳晟的住處。
“黃曉美玩的是輿論心理戰。”唐寧一針見血地分析道,“他想通過打感情牌、示弱等各種方式,贏得所有人的同情。”
“苟延殘喘、垂死掙紮。”陳晟不以為意地冷哼一聲,“我現在,完全有能力接受他帶來的任何危機及挑戰。嘿嘿,我還正愁他不反擊呢!他若反擊,我就可以名正言順地狙擊他,讓其盡快出局了。”
唐寧皺了皺眉頭,提醒他:“BE剛剛注資小美,需要的是資本穩定。作為投資公司,他們的目的不是借錢給你打黃曉美,而是要從小美身上獲得最大化的利益回報。所以輿論傾向非常重要,我們絕對不能忽視。”
“那你說我們該怎麼辦。”陳晟有些不耐煩地打斷他。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唐寧緩緩說道,“輿論倒黃。”
2010年3月21日,“輿論倒黃”正式開始。
陳晟開動一切公關手段,以黃曉美的一項“單位行賄罪”為把柄大做文章,鋪天蓋地在媒體上發表評論,宣稱:黃曉美為了減輕罪名,完全不顧小美死活,不惜將公司拖入官司。
結果,輿論及小美人都向陳晟的陣營一邊倒。幾次交鋒之後,屢屢處於下風的黃曉美突然無聲無息地蟄伏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