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外堂門房的牛耳,過了午時便徹底成了閑人,正趁著亮堂翻看《紅海雜記》。
這本聽起來像是遊記的書其實是東方域修士的入門教材,可惜牛耳沒有這部分記憶,看起來隻覺得雲山霧照。
“這不就是個閑著沒事的糟老頭子,乘著筏子漂流紅海的作死故事嘛?”入手第三天,牛耳漸漸失去了耐心。
糟老頭龐大聖就是四方域共同的祖師,起個好名真的很重要,龐老爺子成了大聖,而牛耳先生,誰見了都想揪一揪,執一執。
有道是人的名樹的影,雖然在牛耳看來,龐老爺子筆法幼稚得可笑,但卻不得不硬著頭皮仔細品讀。
“今天喚醒我的不是理想,而是一隻病怏怏的海鷗在耳邊的聒噪。”
“撐一起把油傘,我關了太陽,還是太陽關了我?”
如此總總,不可勝數。
“老爺子不知道小學畢業沒,能湊出七十二章也是難為他了。”牛耳揉揉太陽穴,無奈地再次翻回到開頭。
“乘著紅海的晨風,我將離開。故土的海岸,站滿送行的友人,他們期待著我同九尺三寸的木筏一起翻覆在紅海的巨浪之中……我以六尺之身為桅,揮二尺之臂為帆,向著東方,向著東方……”
一個用蹩腳隱語寫成的基礎教材,可把聰明伶俐的牛耳難住了,也不知道這個世界的老爺們是多怕他們的本事被普通人學了去。
他已經打定了主意,若是今天再不能理出頭緒,就編個瞎話去問萬全,不過這個猴子現在做生意,一日更比一日精明,想騙過他越來越難了。
“你竟然在看紅海雜記!”唐路不知何時來到了門房,驚訝地說道:“難怪小姐說廣原宗的弟子中,沒幾個人比你精通基礎心法。今個我算是信了。”
咦,唐大小姐還是很識貨的嘛!
可惜牛大文盲臉皮再厚,也不敢真的接受這個寬簷大帽:“不敢當,隻太久沒看,都忘了。”
“哈哈,可沒聽說哪個弟子能把穴位基礎都忘了。”這位唐大小姐的保鏢頭子看來心情不錯,“老唐回去也看看,說不定也能悟出點什麼。”
穴位基礎?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牛耳直懊惱地想以頭搶地,七十二章可不是正好對應七十二個基礎穴位?
以龐老爺子的文化水平,又怎麼會整出太複雜的隱語?
雖是懊惱,但牛耳先生還從中體會到了一絲優越感,也不知還有沒有救。
“對了,你怎麼有空到這來了?”牛耳不敢在這個問題上糾纏,萬一被發現自己是個西貝貨,財路可就斷了。
“小姐今日旬課得了新法術。”唐路確認附近無人,這才低聲道:“我已經與範剛打過招呼,你這就隨我走一趟。”
唐家大小姐最近有些低調。
牛耳這個外堂行走兼唐家外院行走,已經快一個月未見到她了。
從上次唐家大張旗鼓的慶祝來看,首席弟子的稱號對唐家或是唐水兒應該很是重要,別的不說,唐家那些的倒黴玩意一路撒的糖少說也值數十萬。
如此闊氣的唐大小姐,還靠捏著牛耳的把柄讓他打白工,放到哪裏也沒有這樣的道理。
唐大保鏢一路大步流星,牛耳的小短腿倒得飛起才能跟上他的步伐。即使這樣,也絲毫不影響牛耳撥弄他的小算盤。
“依著上次的經驗,想要真的將一個複雜的法術優化,怎麼著也要先演練個幾百遍。”牛耳並沒有被改造縛仙術的“成功”衝昏頭腦,因為他知道其中運氣成份至少有七成。
這世界的修士們從小就被灌輸“真法唯一”的奇葩觀念,將新法術視為“發現”而不是“發明”,因此汝長老的縛仙術極為臃腫繁雜,但是包括他自己在內,沒人敢或是說沒人願意去改動。
在意外服用歸元丹之後,牛耳感覺縛仙術這個入門級的複合法術還有很大的開發空間,當然,想要去開發,那就要有歸元丹,說白了,就是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