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恒知道以後也很高興,不過區區一個鄉試算不得什麼,接下來還有會試和殿試,若是他這個兒子能夠三元及第,那才是最好的。
直到來年三月,宋晟終於考完了所有的考試,皇帝當時在考場見到了宋晟也是一怔,怎會有人和宋恒長得如此相像,後來一看名字,也是姓宋,估摸著就是他兒子,想起來宋恒從前和自己說過,家裏的孩子都在讀書。
後來也是看了宋晟的答卷,真心不錯,不管是字跡還是寫的文章,毫不客氣的說,不輸他爹當年啊。
皇帝這幾年在朝廷上也是提拔了幾個像宋恒這種寒門學子,如今他的風評在西乘兼職是曆代帝王中最好的,幾乎人人稱讚他選賢舉能,不計較出身,是不可多得的明君。
在最後定狀元的人選,皇帝和翰林院的大學士一直在商量,最後還是定了宋晟,他的文章也確實是最優秀的。
後來在遊街那天,不少的官員之女見宋晟儀表堂堂,又是狀元郎,還有學問,不禁對他芳心暗許。
後來宋恒又在家裏舉辦宴會宴請同僚和朋友,宋天一家子也來了,年前他們家裏就已經買了宅子搬出去了,但見自家大侄子三元及第,宋天也很開心,帶著一大堆的禮物就來了。
宋晟最後也是進了翰林院裏繼續曆練,隻不過因為他是狀元郎,一進去就是有官職的,是六品的翰林院侍講。
不過朝廷裏的人都不是傻子,這孩子如今不到二十都已經是狀元郎了,還有了正經的官職,將來前途絕對不差,他父親本就得皇帝看重,更別說他還如此有出息,一些官職比宋恒高的人都已經想著把家裏的女兒許給宋晟了。
他是長子,這宋家以後就是她的,而且趙香兒這麼多年在京城交際,處事圓滑,脾氣看著也是好的,從來沒有紅過臉,將來也肯定不會擺架子的,而且宋家還有家訓規定,兒媳婦進門前家裏的孩子房裏連個通房小妾都沒有,幹幹淨淨的。
那家疼閨女的夫人不喜歡宋晟啊。
眼見兒子如此有出息,宋恒明麵上看著淡定,心裏別提有多高興了,接下來就該給兒子相看兒媳婦了。
趙香兒最近也是收到了一大堆的請柬,開始參加各種宴會,有人知道她估摸著也是給兒子相看的特意帶著家中的女兒去。
那成想她和宋恒才開始相看不久,宋晟竟然親自過來找自己了,說是自己看上了一個,想讓趙香兒和宋恒在看看要是不錯的話就他了。
宋晟在國子監後來讀書的那幾年裏,認識了一個很好的同窗,叫劉元,此人那是吏部尚書的次子,家裏父親官職雖高,但為人隨和,沒有架子,不管是對宋晟這種官宦子弟還是地方上家境貧寒的優秀學子都很是不錯的。
宋晟和他看對眼了以後,經常去他家裏,兩人還經常一起探討文章,各種時事,由此宋晟見過他的妹妹劉蕊。
劉蕊也是個飽讀詩書,端莊大方的女子。
她是吏部尚書的嫡次女,如今十六,要說成親也是到了年紀。
趙香兒記得從前應該是見過這劉蕊的,印象中這孩子確實不錯。
宋恒聽到這裏皺了皺眉頭,這吏部尚書家裏的嫡長女嫁給了當今太子,育有一子,是太子側妃,太子妃是之前的丞相之女。
所以這吏部尚書一直都是明著支持太子的,宋恒這一刻有些猶豫,如果他兒子在娶了這吏部尚書家的嫡次女,那到時候估計所有人都會以為他是太子的人了。
宋晟之前和劉元交好,他並未阻攔過,以為兩人不過就是關係比較好點罷了。
但皇帝本就多疑,明晃晃的結親家,吏部尚書肯定沒意見的,但宋恒覺得眼下不妥,想到這裏不自覺的搖了搖頭。
隨後把宋晟叫到了書房裏,說了這件事,這其中的關係不用宋恒說,宋晟都已經知道了。
隨後宋晟開口說,人還可以繼續看,但是別急著定下就好了,在過個幾年他成親也是沒差的。
如今還是好好公務,婚姻本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宋恒和趙香兒要是看到了合適的,他也是不會有意見的。
隨後轉身就出去了。
宋恒看著兒子的背影陷入了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