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碼太子殿下日後就會高看她不少,日後順利登基,太子妃無子,外孫是長子,將來他們家的好日子真是在後頭呢。

不過還是叮囑了自家夫人,如果人家沒有主動來的話,她也不要主動提,可別丟了他們家的麵子,畢竟說起來他閨女也算是低嫁了,要是真被人嫌棄傳了出去壞了名聲,以後可怎麼辦。

尚書夫人當即答應了,這宋晟也是見過她的小女兒,當時她也是在,她能看出去,這個宋晟對他家閨女也並不是全然無意的。

然後還不等趙香兒去尚書府裏,一件意料之中的事情發生了。

趙老漢在一個夜裏,突然過身了,這幾年他年紀大了,湯藥不斷,但趙香兒還是沒想到父親就這麼走了。

猝不及防的噩耗,讓趙香兒傷心不已,直接擱置了兒子婚事,準備給父親辦喪事。

趙老漢生前也是說過,死後葬在這莊子裏就行了。

連宋恒都告假了三天,這幾天都在莊子上趙老漢的棺材前跪著呢。

這些年來,且不說從前趙老漢對他就不錯,從未嫌棄過那時候的自己,願意把趙香兒嫁給自己。

更別說這幾年趙老漢對他的孩子更是心疼不已。

皇帝當然是當著臣子們的麵誇獎了宋恒,說他仁孝之極。

哪天走出朝堂的尚書看著陰沉的天,一時不知道該說什麼了。

尚書夫人自然也得了消息,當時坐在家裏也是愣住了,這事一出,宋晟的親事定然得拖上幾年,少則一年多則三年。

她家閨女能等的起嗎?都已經到了年紀了,更別說這事情若是日後不成,那又該當如何。

這幾年,趙香兒幾乎在每年過年的時候都會讓畫館裏的畫師來家裏畫畫,一家子都在,以後看著也是念想,這些畫都被她好好保存著。

如今一個月過去了,在看這些畫,還是傷心不已。

自從趙老漢去世以後,金寶也好想變了一個人一樣,

不在嘻嘻哈哈的,甚至對親事都沒有那麼排斥了,讀書都比從前努力了不少,還讓趙香和王氏日後一起看,看個差不多的就行了。

不過在怎麼差不多,也得三年後再說了,好歹他是趙老漢的親兒子。

王氏也是受了打擊,趙香兒索性把王氏接到了自己家裏住著,離開了莊子或許她的心情還會好點。

在後來和別人說宋晟的親事,對外說是這孩子孝順,願意給外祖父守孝三年。

其實宋恒和趙香兒想著一兩年也就差不多了,但這孩子自己說了,他們也沒道理反對。

這下子不少人就歇了心思了。

畢竟女兒家哪裏能等的起呢。

宋恒算了算時間,再有兩年他的二兒子也要進貢院考試了。

也好,如果宋謙的科舉之路和他哥一樣順利的話,那到時候他們家選擇的餘地就更大了。

一年後,禮部的左侍郎告老還鄉了,皇帝直接讓宋恒頂了上去。

禮部左侍郎是二品官,宋恒這一升官,一下子就成了朝廷上炙手可熱的人了。

皇帝對此也很滿意,在準備給女兒說親的吏部尚書在朝廷上得知了這個消息,這一年裏又經常聽自己的小兒子說起宋晟有意無意的經常誇讚她的小女兒。

本來猶猶豫豫了一年的吏部尚書覺得他們家裏還能在等,說不定日後還是有機會的。

尚書夫人也沒有閑著,在看到趙香兒對自家閨女很是滿意,甚至送了不少好東西給她的時候,她也覺得可以等。

宋家不管是兒子還是母親都喜歡她閨女,這要是真嫁進去了,也是不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