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踏上月球(2 / 2)

“大概我是旁觀者清吧。”龍湖謙虛地說。

告辭回到駐地,龍湖和邵陽幾個商討,一致的意見是:神宇聯邦隻是想取龍湖的血進行分析研究,其他的更大膽的動作,他們還是有所忌憚,特別是在太空城這種封閉區域內。

接下來,星宮團的行程是登月。

通往月球的寒星輪,速度每小時2萬千米,地星距月球40萬km,一天時間即可抵達。

人類在月球上開采的僅是一些稀有金屬,不能大規模挖掘,否則質量減少太多,月球飛離地球,後代的詩人,去何處寄托“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的相思?如何去抒發“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的鄉愁?

月球開發得較早,原有的清潔安全高效的最佳聚變原料氦3早被囊括一空。月球上建的一些收集氦3的設備,也因“能晶”的發明被棄之不用。現在基本上隻是一些掃尾的工作。月球上也配置了地星防禦係統,以及天文望遠鏡,無線電中繼站等,這些設備大都是類人機操作管理,因此,來往地星和月球之間的大都是遊者,以前通航的寒星輪每天有一艘,現在改為三天才發一艘。

在太空樞紐的月星平台,星宮團準備登上寒星輪。

寒星輪的外觀像一個巨大的不規則橢球體,下部較扁,上部三分之二是透明的。布局和客輪一樣,底下一層是動力艙,動力艙上麵有一個隔震層,上麵三層是客艙,共有450個床位。

登上星輪,龍湖的艙位在第三層,沿自動樓梯上到三層的走廊,走廊外牆是透明的,宇宙風光盡收眼底。這透明牆體可不是玻璃的,是全金屬的,是在太空城製造出來的,具有完美的結晶度。但即使這透明外牆破裂,艙內的人員也不會有危險,走廊起著交通和觀光的功能,同時還是一道安全屏障。

走進房間,裏麵有兩張窄床,每張床有兩層,龍湖隊除了常青桐,其他4人被安排在一個房間。

床上是舒服的氣墊,可不要小看這氣墊,緊急情況時,氣墊會根據人體的形狀,將人完全貼身包裹,且能保持恒溫,彈出星輪,飄浮在太空等待救援。

床頭的牆上嵌有光屏,有問題觸上麵的標示鍵位,可視頻求助。

星輪啟動,加速,看到藍色的地星在視野中漸漸遠去,越來越小,那種第一次離別故鄉,回首遙望送別親人的感覺由衷升起。

星輪達到2萬公裏每小時後,不再加速,平穩航行,如同坐在自家的封閉陽台那麼愜意。

降落時,因月球上的重力僅地星上的六分之一,星輪落月時,振動很小,是勿需綁什麼安全帶的。

現實中的廣寒宮,是一片一到兩層的鋼架小屋,放到地球的城市中,那就是隻能在史書中才能找到的貧民窟。前麵倒是有一個寫著不知誰的手筆的“月宮”二字的金碧輝煌的牌樓,牌樓外有一隻還算可愛的機器玉兔在熱情接待。

通過牌樓,是一個三、四百平米的廣場。張九一指著廣場中心那尊古銅色雕像對龍湖說:“這雕像怎麼這麼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