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地磁場研究,龍湖繼續說道:“地球赤道上的磁場強度約為0.3高斯,地磁北極即地理南極為0.61高斯,地磁南極即地理北極為0.68高斯。赤道的磁場強度低可以理解,因為磁場已經分散,離磁極較遠。但磁場從磁北極出發,經過漫長的距離到達磁南極,中間沒有消耗衰減,反而增強了。地磁場的研究曾經吸引過無數的探索者,直到近代才稍有降溫,這個問題也出現過很多個版本的解釋。然而到目前為止,沒有一個版本得到證實,都隻能算是一種推測。”
“我更傾向於北極星導向說。地磁的南極就是地理北極,地球自轉的同時公轉,複雜的運動軌跡卻改變不了她那遊子般的心,自轉軸的北極始終指向著北極星。可我絞盡腦汁,也沒有想出合適的方案來證明。如果這個理論能夠得到證實,它的顛覆含義,大家都明白。”
“我要說的第三個方麵,是地磁場對物質的影響。在座的應該都聽說過,早就有研究團隊在研究隱身。隱身的三大難題,對付紅外和電磁波監測的隱身早就不是問題,我說的是可見光隱身。我有種預感,這種科技很快就會出現,甚至穿著隱身服的人可能已經出現在我們周圍。”
眾人真被龍湖這句話驚嚇到了,麵麵相覷。
頊烊金更是調笑道:“小家夥,你可別嚇我,我很膽小的。”
杜剡嚴肅地說:“別打岔。龍湖你繼續說。”
“這種科技被別的組織掌握,後果不堪設想。地磁場無所不在,我們如果能夠通過地磁場對物質的影響成像,可見光隱身技術即使不被我們掌握,它也能無所遁形,對我們威脅不大。”
“第四個方麵,你們估計都知道我將萬有引力稱為恒磁力。其實,這是對外行的說法,嚴格說來,不能算是磁力,我稱為‘中子束縛’。”
“氫是宇宙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大部份氫氣是以氕的形式存在,氕核中不含中子,液氫的密度僅70公斤每方,隻為水的7%,大氣中的氫氣都去哪了?大氣中氫的體積比僅千萬分之五,注意,是體積比。氫氣比空氣輕,那它應該在地球大氣層外圍形成氫氣圈,可我們並沒有見到這個氫氣圈,說明氫氣不受地球引力的影響,逃離了地球。”
“地星的地核中因高溫高壓,產生了中子團。中子團進一步轉化就變成黑洞,黑洞的吸力不用我說,大家都知道,它吞噬一切。因此,地核中的中子團對外產生強烈的吸力,隻要含有中子的物質都會受到影響,這就是所謂的萬有引力。”
“我正在研究測量中子束縛力的儀器,同時要製造一種無中子材料,看能不能隔絕中子的束縛力。”
這一通說下來,龍湖口幹舌燥,咕嚨咕嚨地喝著水。
其他人,包括五核心,可就不淡定了。
龍湖對研究方向有一個通盤的考慮,既包括理論,也考慮到了實踐應用。他說的後三項,每一項都是顛覆曆史的存在,對現實的影響無可估量。
當然,這還隻是一些想法,要達成目標,要走的路很長。但既然理論上說得通,是值得一試的。科學研究,哪一項不是從想法啟航?
一二級成員心中巨浪滔天,自以為能從平均智商本就高於常人的幾千上萬人中衝殺而出,自己無疑是上天的寵兒,可和不足五歲的龍湖一比,隻能心中無奈“嗬嗬”。自己還跟在老師身邊亦步亦趨,學著模仿的時候,龍湖做的卻已經超越老師的範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