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老,您覺得人類壽命太長是一件好事嗎?還有,人類從一個受精細胞開始裂變,基因鏈上的計數器開始工作,計算著分裂的次數。每形成一個新的器官,新器官細胞內基因上的計算器所控製的數字就會發生改變,計數到達設定的數目,或倒計數時設定的數目變成零,染色體停止複製,細胞分裂也會停止。”
“但係統會給各器官中留下一些備用零件,就是備用幹細胞。這些幹細胞有兩個目的:一是留作生命體生長發育所需的分裂;二是這些幹細胞一旦發現有老細胞死亡,就分裂出新細胞補充死亡的細胞,由此控製著身體各機能的新陳代謝。”
“各功能細胞的生存期是不相同的,壽命最短的是白細胞,有的白細胞壽命僅幾個小時,腸粘膜細胞的壽命是3天,味蕾細胞的壽命是10天,肝細胞壽命為150天,肺細胞壽命2周到1年,心肌細胞20年以上,更高壽命的細胞是腦、骨髓、眼睛裏的神經細胞,他們的壽命有幾十年,不會進行新陳代謝,就是說,這些神經細胞不會死亡,死亡了也不會有備用的未達到分裂次數的幹細胞分裂出新細胞來進行補充。這裏有兩個問題:身體細胞的生存期為什麼不和神經細胞一樣固定,和個體壽命一樣長?第二個問題是,就算其他器官能做到永生不死,大腦有著固定的生命年限,個體壽命這個木桶仍然受限於大腦細胞壽命這塊最短板。花很多時間打造一艘船的豪華,船的底板卻有一塊怎麼做都沒法防鏽是沒有意義的。”
“生鏽的船板我們還可以定期更換,可更換大腦這樣的工程,目前我們還看不到希望。”
衛老陷入深思:這是兩個顯而易見的問題,研究者卻視而不見,或是明知卻假裝不見。唯一的出路是要定位基因功能,又受製於人類的道德及法律,乃至進展緩慢,這不是智商高就可以做到的,是人為設置的瓶頸。
衛老又聯想到自己研究的生物芯片。人類對大腦黑箱僅知皮毛。大腦黑箱是整個大腦的指揮控製機構。執行記憶和思維功能的大腦皮層按接收信息的類別分成多個功能區,如語言區、聽覺區、視覺區等。這些功能區通過頭部的外聯器官:舌頭辨味,鼻子聞味,特別是眼睛和耳朵,大量的信息進入到大腦,但你並不知道具體的某一項信息是存在什麼位置的。這就好像一個巨大的倉庫,你要存取任何東西,都隻是交給倉庫的管理處,至於東西具體存於何處,是如何存進去又是如何取出來的,你完全不知,這個管理處就是我們的大腦黑箱。大腦黑箱通往大腦皮層的傳導路徑被絕緣鞘包裹,沒有電波透出,如果能揭密基因功能中關於大腦黑箱電位的產生機製,問題就明朗了。大腦不像人體其他地方,結構緊湊,防護嚴密,沒有多餘的地方供安置芯片;置於腦外,感受腦電波正是目前的瓶頸之一。
“聽你的意思,你對人類壽命方麵的研究沒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