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州盛行玩石,他們會尋來天南地北的各色奇石,有的形狀驚奇,有的花紋獨特,俱都精巧天成。

這一枚白石,就是陶瓊琇逛街時一眼看中的。她當即就掏銀子買了下來,然後裝在自己的小荷包中一路不曾離身,為的就是回來後送給自家男神。

“小哥哥,送給你,聽說錦鯉能給人帶來好運。你要一直帶著啊。”陶瓊琇笑眯眯的湊到陳嘉賜身邊,伸手遞給他。

陳嘉賜沒有忙著接過,而是看著她,眼神幽深,不知道在想什麼。輕聲問,“專門給我的?”

陶瓊琇不解的眨眨眼,說,“當然啊,為了給大哥哥準備禮物,我找了好久呢。總覺得那些東西,都不夠表達我的心意。”

聞言,陳嘉賜忽然就笑了,而後伸手接過石頭,說,“好,我一定會好好帶著的。”

他沒有說的是,這世間從來沒有錦鯉能給人帶來好運一說。不過,既然陶瓊琇這麼說了,那他願意相信一次。

見著男神收下,陶瓊琇立即笑的更開心了。

陳嘉賜也開心,一直到回了宮,他這份愉悅的心情都隻有增無減。開元帝見了,立即就對皇後說,“還是阿瑩有本事,每次都能哄好他。”

他半月前病了一場,雖然病情不怎麼嚴重,可他到底已經不年輕了。現在看起來,麵色還有些虛弱。可精神倒是不錯。見著陳嘉賜這樣,更是好了幾分。

“他啊,之前見著阿瑩給我們準備東西,沒有他的。那個臉色……”皇後掩口不說,可那雙眼睛裏卻全是笑意。這些年了,她還是頭一次看到自己的小兒子這副模樣呢。

“還是小孩子心思,不過這樣也好,多了許多的鮮活氣。”開元帝說,臉上的笑意倒是越來越大。

安國公府。

周氏很快就從婆母哪兒接過了家務,柯氏也不留戀,忙不迭的就給了她。仿佛在扔什麼燙手山芋般。她也實在是鬆了口氣,自從掌管了家務,她每日都閑不下來,就連愛看的書都沒時間看。眼下兒媳回來了,她也終於能放手了。

見著婆母這樣,周氏也是好笑。好笑之餘就是深感幸運自己嫁到了陶家。

除了在陶家,誰家的老太君老夫人不是牢牢掌著管家權不願意放手呢。就是放手給兒媳了,也總是要插上一手彰顯自己的權威與地位。

自己這一生,著實是幸運至極了。

掌家之後,周氏很快就準備好了一應事物,和江州程家走起了三書六禮。與此同時,二房的陶修浩也已經訂好了親事,正是他舅家的表妹。青梅竹馬長大,兩情相悅,若非於氏詢問,還真不知道自家兒子有這個心思。

長房與二房一時間都沒有閑著,三書六禮鄭重的走著,足足花了大半年的時間。在第二年的五月裏,前後把新媳婦娶回了家。與此同時,陶修寧的妻子王氏生下次子。

等到第三年,又前前後後給陶家添了兩個曾孫。

江州盛行玩石,他們會尋來天南地北的各色奇石,有的形狀驚奇,有的花紋獨特,俱都精巧天成。

這一枚白石,就是陶瓊琇逛街時一眼看中的。她當即就掏銀子買了下來,然後裝在自己的小荷包中一路不曾離身,為的就是回來後送給自家男神。

“小哥哥,送給你,聽說錦鯉能給人帶來好運。你要一直帶著啊。”陶瓊琇笑眯眯的湊到陳嘉賜身邊,伸手遞給他。

陳嘉賜沒有忙著接過,而是看著她,眼神幽深,不知道在想什麼。輕聲問,“專門給我的?”

陶瓊琇不解的眨眨眼,說,“當然啊,為了給大哥哥準備禮物,我找了好久呢。總覺得那些東西,都不夠表達我的心意。”

聞言,陳嘉賜忽然就笑了,而後伸手接過石頭,說,“好,我一定會好好帶著的。”

他沒有說的是,這世間從來沒有錦鯉能給人帶來好運一說。不過,既然陶瓊琇這麼說了,那他願意相信一次。

見著男神收下,陶瓊琇立即笑的更開心了。

陳嘉賜也開心,一直到回了宮,他這份愉悅的心情都隻有增無減。開元帝見了,立即就對皇後說,“還是阿瑩有本事,每次都能哄好他。”

他半月前病了一場,雖然病情不怎麼嚴重,可他到底已經不年輕了。現在看起來,麵色還有些虛弱。可精神倒是不錯。見著陳嘉賜這樣,更是好了幾分。

“他啊,之前見著阿瑩給我們準備東西,沒有他的。那個臉色……”皇後掩口不說,可那雙眼睛裏卻全是笑意。這些年了,她還是頭一次看到自己的小兒子這副模樣呢。

“還是小孩子心思,不過這樣也好,多了許多的鮮活氣。”開元帝說,臉上的笑意倒是越來越大。

安國公府。

周氏很快就從婆母哪兒接過了家務,柯氏也不留戀,忙不迭的就給了她。仿佛在扔什麼燙手山芋般。她也實在是鬆了口氣,自從掌管了家務,她每日都閑不下來,就連愛看的書都沒時間看。眼下兒媳回來了,她也終於能放手了。

見著婆母這樣,周氏也是好笑。好笑之餘就是深感幸運自己嫁到了陶家。

除了在陶家,誰家的老太君老夫人不是牢牢掌著管家權不願意放手呢。就是放手給兒媳了,也總是要插上一手彰顯自己的權威與地位。

自己這一生,著實是幸運至極了。

掌家之後,周氏很快就準備好了一應事物,和江州程家走起了三書六禮。與此同時,二房的陶修浩也已經訂好了親事,正是他舅家的表妹。青梅竹馬長大,兩情相悅,若非於氏詢問,還真不知道自家兒子有這個心思。

長房與二房一時間都沒有閑著,三書六禮鄭重的走著,足足花了大半年的時間。在第二年的五月裏,前後把新媳婦娶回了家。與此同時,陶修寧的妻子王氏生下次子。

等到第三年,又前前後後給陶家添了兩個曾孫。

————————

不知不覺,已經是開元十七年了。

眼下,陶家第四代。

陶修寧長子七歲,次子一歲。

陶修鴻長子六歲,次女兩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