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都城外,三道劍光晃晃悠悠往南方而去。
隨著方醒突破,十二歲的盧道鍾也終於再這半個月時間突破煉氣期瓶頸,來到築基初期。
醒哥兒,你這劍光怎麼歪歪扭扭的。
醒哥兒,你看我載著我弟弟都比你飛得快。
醒哥兒,你實在吃不消了,我們落下去找個集市歇歇唄。
盧二叔,你這劍光還不如我醒哥哥呢,慢得似烏龜爬爬。
趙一蔓一路上嘰嘰喳喳說著,讓方醒與盧道鍾苦不堪言,本就禦劍不十分純熟,還要聽著句句直捅心窩子的言語,若一個岔氣跌下雲頭,那可真是蓮池第一人跑不離了,真真苦也。
盧道鍾飛劍之上,還端坐著個錢夜行,一句話不說,閉目調息。這小子從小悶葫蘆一個,趙一蔓這小妮子的一路言語似飛劍,這等情況之下還能修行,也算是個奇才啊。
再看趙一蔓飛劍後搭著個圓臉小胖子正呼呼大睡,得嘞,都是奇才,惹不起惹不起。
若是正常來說,從蓮都城到南嶽敬亭山的萬裏山河,一位元嬰劍修鉚足了勁趕路,大半日足矣到達。可憐這五位,走走停停,竟花了兩日半光景。
這也怪不了眾人修行不精,禦劍時日尚短。原來趙一蔓從未離開過蓮都城如此之遠,且無人管束,哪裏還崩得住,如脫韁野馬來形容,毫不過分。
清晨從蓮都城出發,還未到中午便嚷著肚子餓。降落劍光,好不容易在一處小鎮用過午飯,重新起程。堪堪禦劍不到小半個時辰,見一處山水間似有毛賊剪徑,趙大小姐高呼一句“路遇不平事,該出劍時便出劍”,直愣愣衝入“敵陣”之中,差點上演一出擒賊先擒王,萬軍之中飛劍取敵將首級........
是才入夜,眾人正在一處名為祝融山的山腰處調息吐納。忽聞鑼鼓喧囂,山霧繚繞間,一隊山精鬼物敲鑼打鼓,抬著一頂大紅花轎緩緩行來。見五位蓮都城修士,更是劍修,便熱情相邀去祝融山山神廟共飲一杯薄酒,原來今夜有“山神娶妻”。
正當方醒與盧道鍾打算禮貌回絕之時,一看趙家兩姐弟,早已經不見蹤影,隻得相視搖頭苦笑,默默跟上隊伍。
這般如此,如此這般,第三日中午時分,五人終於在敬亭山翠雲集落下劍光。
敬亭山地處南嶽,北鄰洛水。因遠看滿目清翠,雲漫霧繞,猶如猛虎臥伏;近觀林壑幽深,泉水淙淙,盡顯鍾靈毓秀。這才成為南嶽為數不多的儲君山頭之一。此處山水神奇可是在蓮池入檔正統山水譜碟的山神老爺,可不是那些雜流序班出身的土地可比。
山下翠雲集,是方圓千裏之內最大的一個市集所在。小到時令瓜果,糧食菜蔬,大到修行一途上無數天材地寶,可謂整個南嶽地界的物資皆在此地流通。翠雲集百姓多是孫姓,翠雲集孫家,那更是南嶽地界乃至洞天之中排的上號的富庶門戶。
五人並未刻意隱藏劍光身形,才一落地,身邊就烏壓壓圍過來一大群人。
“幾位小仙師,我翠雲集可把你們盼來了!天可憐見,我那未過門的媳婦可有救了”一位被人攙扶著,眼眶深陷,似久未入眠的年輕人跌跌撞撞來到方醒一群人麵前撲通跪倒在地。
盧道鍾年紀是五人中最大的,身形漸開,已有少年人的樣子,文質彬彬。他一伸手攙扶起那位連連磕頭的年輕人說道:“這位公子,有話好說,我且問你,你的妻子可是那失蹤的四位姑娘之一?”
“第五個了,是第五個!前日原是我洞房花燭之夜,舉家苦等新娘不來,便覺不妙。天剛亮我就帶著府上青壯上敬亭山南麓尋找,可曾想......”那個年輕男人竟抽泣起來,神情恐懼莫名,雙手握拳,青筋暴起。
那日他與一群人上山尋找,心急如焚間終於在南邊山道上發現娶親隊伍的蹤跡。眾人趕過去定睛一看,嚇得魂飛天外,那些轎夫連同媒婆在內一十二人,個個如同木樁泥塑一般站在清晨山霧之中,眼睛凸框而出,表情異常猙獰可怖,竟像是被活活嚇死的。一座大紅花轎煢煢孑立於山風之中,哪裏還有新娘的影子。
這次一十二條人命,加上孫家新娘在內五位女子失蹤,由不得方醒五人不認真對待。
方醒與錢夜行,盧道鍾對視一眼,相互點頭。隻見方醒拔地而起,往敬亭山山神廟方向掠去。其餘四人,好說歹說,將這虛弱的孫公子安撫下來,一起走去孫家大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