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尚書房的人都在等著看他笑話,也隻有瑚圖靈阿那個小傻子不停給加油鼓勁了。”
“都不愧是親兄妹,憨都能憨到一塊兒去……嘶!”
宜妃特別淡定地收起手中的包銀烏木筷子:“既然知道那兄妹倆單純無偽,你當兄長的便該多多照顧。私下裏嘲諷算怎麼回事?別忘了,咱們翊坤宮可受了福瑞那孩子大恩的。”
“便不結草銜環,粉身碎骨。也得能管的管,能護的護。再不濟,也不能背後譏笑!”
因她這語氣實在嚴肅,胤禟趕緊起身拱手:“額娘放心,兒子省得了。且兒一直與十弟肝膽相照,跟瑚圖靈阿關係也很融洽,再沒有譏諷嘲笑的意思。就,就有點恨鐵不成鋼。”
旁觀全場的胤禌淡定擦嘴,就覺得九哥看似千伶百俐的,實則……
也就那麼回事兒吧!
報恩、保護、幫襯妹妹的事兒,還得他自己來。橫豎都已經有個四歲去尚書房的公主了,也就不差他這個阿哥吧?
十一不確定地想著,默算皇阿瑪可能駕臨翊坤宮的日子。
等啊等,盼啊盼的。都快望眼欲穿了,才終於有了好消息。雖恢複了正常生活,但仍不怎麼入後宮,更鮮少留宿的康熙終於要來翊坤宮用膳。
向日裏嫌棄繁瑣,不怎麼愛打扮得胤禌今日出奇配合。
由著他的貼身小太監三絲、四寶給他換上新製的小箭袖袍子,把香囊、絲絛、玉佩等等戴了個全。就這,他還臨鏡照了又照,確定自己精精神神的小阿哥一個,看著就特別聰明才滿意。
等他折騰好,聖駕也就到了。
小家夥在自家額娘身邊,規規矩矩打了個千兒:“兒子胤禌見過皇阿瑪,皇阿瑪萬歲萬歲萬萬歲!”
對於這個險死還生,差點失去的兒子,康熙還是蠻有印象的。這會兒看著他白白淨淨,健康活潑的模樣,自然也是龍心大悅。親自把人扶起來還不算,更牽著小手好一通問話。
接著,龍顏便從大悅變成震驚了:“朕若記得沒錯,胤禌比瑚圖靈阿也沒大多少?”
宜妃笑:“萬歲爺好記性,這小魔星與福瑞同為康熙二十四年生人。他五月初七生,福瑞九月二十七,可不就隻大了四個多月麼!”
“可這孩子的學業上,別說瑚圖靈阿了,便比胤禟胤俄也不遑多讓。但朕聽著,愛妃還未給他啟蒙?”
“妾大字不識一籮筐,哪敢言給皇子啟蒙事。”宜妃笑:“因著他之前那身體,妾也怕他勞累著。都打量著請萬歲爺開恩,晚幾年再讓他去尚書房呢,還啟哪門子蒙?”
“都是他自己性喜讀書,著人念書為樂時,漸漸記下的。”
“好,好好好啊!”還沒英雄遲暮,感受不到諸子相爭熬煎的康熙大樂,真盼每一個兒子都成材係列。
當時就對胤禌好一通鼓勵,還著梁九功給預備份豐厚的賞賜。
不料小家夥雙膝跪地,眼神裏充滿了懇求:“兒子不要賞賜,就……”
“就希望皇阿瑪開恩,讓兒子如瑚圖靈阿那樣,破格提前進尚書房。盡早聆聽諸位名師大儒的講解,也好讓兒子迅速成長。長成大清棟梁,早日幫皇阿瑪分憂盡忠!”
兒子願意上進,當老子的都隻有老懷大慰的份,怎麼可能從中作梗呢?
便一國之君如康熙,這會兒也隻是個望子成龍的普通阿瑪!
大手一揮之下,胤禌心願得償。
翌日清早,他便在宜妃的千叮嚀萬囑咐下,率領他的三絲四寶等在了永壽宮往尚書房的必經之路上。
等瑚圖靈阿睡眼惺忪而來,就聽他笑吟吟地拱手:“學生胤禌這廂有禮了。昨日剛得皇阿瑪恩準,得以破格提前進入尚書房。打今兒起,十一跟十一不但是兄妹,也是同窗啦!”
“愚兄第一次上學,身邊又隻有三絲燴魚肚與四寶豆腐羹的兩個小太監。真真兩眼一抹黑呢,還請十一妹妹不吝賜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