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章 趁熱打鐵(2 / 2)

當然了,想要能強攻的部隊,都不是一般的部隊。

在平原上的炮樓據點,一般采取的磚木結構,步機槍打不透磚牆,加之樓高牆厚,抗日部隊的裝備實在太差,普通部隊的火力支柱擲彈筒和機槍居然對它毫無辦法。

尤其是八路主力裝備最多的迫擊炮,炮彈發射出去都是拋物狀落地,不是打得太遠,飛過了炮樓,就是打得太近,落到護城河裏或者崗樓前的空地上。

偶爾有一顆炮彈落到崗樓頂上,還得看這個炮樓是什麼建築的,假如倒黴點,樓頂是鋼筋水泥結構,迫擊炮彈在上麵炸裂開來,隻等於鬼子頭上響個炸雷,對崗樓內的敵人毫發無損。

運氣好點就炸壞一層,得連續命中才有效果。

對付日本的炮樓,最有效的武器還是平射炮和山炮,可咱沒有。

八路和新四軍裝備最多的是迫擊炮。這家夥分量輕,攜帶方便,另外拋物線高,打山地遊擊戰很適合,可是拔據點、打.炮樓就用不上。

後來把迫擊炮改裝成平射炮才有所改善,

隻有八路的三個師部的直屬炮兵營的平射炮和山炮才有合適的裝備,可這些大家夥少不說,彈藥極端缺乏,加上轉移不方便,隻有快打快撤,正規團隊硬來就不說他了,他們有那家具。

咱們就說說地方部隊和遊擊隊的出手。

首先,這硬攻大多數八路的軍分區部隊就沒這裝備,重機槍打不爛磚牆,各軍分區部隊比較主力的團也就兩三挺,擲彈筒轟不開據點圍牆,一般一個團也就6-7個,通常是機槍掩護,選出勇敢的士兵攜帶炸藥包往上送,比較牛的縣大隊或區中隊也是比照辦理。

神槍手和機槍封鎖炮樓,如果壓不住,炸藥包是送不上去的,因為炮樓一般還有護壕等輔助設施,於是,土戰車就出來了,八仙桌蒙濕被子,往上硬送,一旦守軍有擲彈筒,而且射手水平好的話,這就也不行。

這個都是軍事和心理素質十分過硬的而且是富翁的部隊才這樣不計較傷亡和消耗的跟炮樓玩命,或者是必須的攻堅—決戰,因為八路實在是太窮,彈藥太少,這種買賣做起來虧本。

如果是裝備和人員素質高的遊擊隊,比如鐵道遊擊隊他們,毛瑟1932自動手槍一人一支,每人一長一短雙披掛,彈藥充足,那能把炮樓上的火力全部壓的死死,那攻占炮樓就容易了。

在敵後的抗日戰爭中,正規主力部隊裝備的大都是從敵人手中繳獲來的野炮和山炮,而遊擊隊打鬼子據點時用的炮,則大多是有幾百年曆史的土炮,有時連土炮也沒有。

起因一般是偽軍像瘋狗一樣在崗樓上跳來跳去,嘲笑炮樓下的遊擊隊,而無奈的遊擊隊就發動老百姓,這個土炮攻擊多發生在長城內外和山東,由於曆史的土匪遺留問題,民間重火器多點,才能這樣來,一般使用清朝時期的土炮,反正有總比沒有強。